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刘寄奴、荆芥、红花、茜草、牡丹皮、赤芍药各一钱,乌药五钱,香附三分,蒺藜八分。水煎服。治蛔结痧,痧毒入胃则吐蛔,或蛔结大肠则腹痛,不大便,或蛔从大便而出。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
即胆气不足。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屈曲食指或中指,以近端指间关节的背面轻轻叩击穴位。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①出《本草拾遗》。为酸模之别名。②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獐牙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王德森条。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
出《外台秘要》。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