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朝鲜崖柏

朝鲜崖柏

药材名称朝鲜崖柏

拼音Cháo Xiān Yá Bǎi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为佳,剪下带叶枝梢,除粗梗,阴干。

原形态朝鲜崖柏,乔木,高达10m,胸径30-75cm。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来红褐色,浅纵裂。枝条平展或下垂,树冠圆锥形。叶鳞形,长1-2mm,先端钝或微尖,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下部的鳞叶有白粉。球果椭圆状球形,长9-10mm,径6-8mm,熟时深褐色;种鳞4对,交叉对生,薄木质,下部2-3对,各有1-2种子。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4mm,宽1.5mm,两侧有翅,翅宽1.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400m湿润、富有腐殖质的谷地,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

性状性郑州 鉴别,大枝平展,小枝扁平,互生,排成一平面。鳞形呀二型,交互对生,4个成一节,位于小枝上下两面的1对紧贴;小枝下面鳞叶略带白粉。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叶挥发油中含α-蒎烯(α-pinene),茴香酮(fenchone)及侧柏酮(thujone)。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毛叶兔耳风拼音Máo Yè Tù ěr Fē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金黄色硬毛,有黄色的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粗皮蛙

    药材名称粗皮蛙拼音Cū Pí Wā英文名toad别名癞皮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

  • 散血藤

    《中药大辞典》:散血藤药材名称散血藤拼音Sàn Xuè Ténɡ别名钻地风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的藤茎。原形态白背钻地风,又名:粉叶钻地风。落叶攀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萝卜防己

    药材名称萝卜防己别名土木香[云南思茅]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思茅马兜铃Aristolochia szemaoense C. Y. Wu, mss.,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绵羊角

    药材名称绵羊角拼音Mián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角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清热明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桄榔子

    《中药大辞典》:桄榔子药材名称桄榔子拼音Guānɡ Lánɡ Zǐ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冬季果热时采取。原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

  • 大尾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尾摇药材名称大尾摇拼音Dà Wěi Yáo别名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来源紫草科天芥菜属植物大尾摇Heliotropium indicum L.,以全草

  • 螃蟹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七药材名称螃蟹七别名少穗鹿药、少穗花、铁拐子[西藏]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管花鹿药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和根入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