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枳桔汤

柴胡枳桔汤

古今医鉴》卷三: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别名枳桔柴胡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生姜大枣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4.5克枳壳4.5克 姜半夏4.5克 鲜生姜3克 青子芩4.5克桔梗3克 新会皮4.5克 雨前茶3克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外感初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或痛、或呕、或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二味合用,和解少阳为君;枳、桔、橘、半理气化痰,开达上、中二焦之壅滞为臣;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使。为和解表里法之轻剂,适用于外邪初传少阳之轻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三: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桔梗瓜蒌仁。

功能主治伤寒小结胸。脉弦数,口苦,心下硬痛,胸中满硬,或胁下满硬而发热,或日晡潮热,或往来寒热,或耳聋目眩,或心烦而呕,痰热烦渴。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有痰,加陈皮;心下痞满硬,加枳实;渴,加天花粉;烦热,加黄连、山栀。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别名枳桔柴胡

处方柴胡汤加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少阳寒痞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1钱至1钱半,枳壳1钱半,姜半夏1钱半,鲜生姜1钱,青子芩1钱至1钱半,桔梗1钱,新会皮1钱半,雨前茶1钱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

各家论述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为和解少阳之主药,专治寒热往来,故以之为君;凡外感之邪,初传少阳三焦,势必逆于胸胁,痞满不通,而或痛或呕或哕,故必臣以宣气药,如枳、桔、橘、半之类,开达其上中二焦之壅塞;佐以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使以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加减观音散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加减观音散药方名称加减观音散处方白术(炒)、白扁豆(蒸)、人参(去芦)、白茯苓、干山药、甘草、黄耆(蜜水炙)、神曲(炒)、麦芽(炒)、香附子(炒去毛)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

  • 防风枳实汤

    药方名称防风枳实汤别名防风汤、防风枳实散处方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风头眩欲

  • 白沸汤

    药方名称白沸汤处方白矾5钱,青黛3钱,冢间贴背干石灰3钱。制法上为细末,研至无声为度,拌和令匀。功能主治疔疮初发,毒气在表,寒热身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井花水半碗,柳条搅千百下,顿服之,厚衣盖覆良久,

  • 补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补脾散药方名称补脾散处方麦芽(炒)90克神曲(炒)60克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木香(生)1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

  • 凉血散火汤

    药方名称凉血散火汤处方生地2钱(切片),丹皮8分,赤芍8分,黄芩8分,防风8分,荆芥8分,归尾8分,蝉蜕6分,柴胡8分,车前子1钱。功能主治火盛而致眼白珠尽红,肿痛生眵,流泪羞明。用法用量头痛恶风或发

  • 红蓝花酒

    《金匮要略》:红蓝花酒药方名称红蓝花酒处方红蓝花20g 白酒200ml炮制1. 将红蓝花与白酒一起放入锅中,煎减至半;2. 去渣,冷却后即可服用。功能主治行血,润燥,消肿,止痛。主治妇女中风症,风寒容

  • 丁香内化丸

    药方名称丁香内化丸处方巴豆1两(去壳,针穿,灯焰上烧存性),乌梅2两(去壳),丁香3两(不见火),缩砂4两(去皮),胡椒5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陈米饮搜和,杵1000余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食积腹痛

  • 独活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独活散药方名称独活散处方川芎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藁本(去土)旋复花蔓荆子细辛(去叶、土)各30克石膏(研)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6

  • 茯苓半夏丸

    药方名称茯苓半夏丸处方牵牛子4两,青橘皮1两,紫苏子1两,半夏1两,五灵脂1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芎1两,郁李仁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行气。主用法用量本方名茯苓

  • 葶苈子丸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葶苈子丸药方名称葶苈子丸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