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即软水黄连,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舌中黑无苔而干燥。为津液受伤而胃有虚火之象,宜清热养阴生津(见《伤寒舌鉴》)。
见《湖北科技》(8):60,1972。为向日葵花托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尧叟条。
①经穴名。代号KI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旁开0.5寸处。一说:挟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并有腹
推拿穴位名。即黑筋,具体详该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