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楠木

楠木

药材名称楠木

拼音Nán Mù

别名楠材(《别录》)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木材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楠木,又名:楠树(任防《述异记》),雅楠、桢楠。

常绿乔木,高达30米。小枝细长,幼时有茸毛或细毛,以后逐渐脱落。叶革质,阔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上面光滑,下面有灰色或褐色茸毛,沿主脉及侧脉处尤为显着。聚伞花序腋生,花形小,色绿;花被盘状,裂片6,先端尖形。浆果卵圆形,黑色,长1.3厘米;果梗有细毛,顶端膨大。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①《别录》:"微温。"

②《本草拾遗》:"枝叶,味苦,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

功能主治治吐泻转筋。水肿。

①《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洗转筋及足肿。枝叶同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楠,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补缺肘后方》)

②治水肿自足起:槁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为之。(《肘后方》)

③治聤耳,通耳脓水出,日夜不止:楠木一分(烧灰),花胭脂一分。细研为散,纳于耳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饱饭花枝叶

    《中药大辞典》:饱饭花枝叶药材名称饱饭花枝叶拼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治偏头痛

  •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

  • 金荞麦茎叶

    药材名称金荞麦茎叶拼音Jīn Qiáo Mài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金荞麦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dibotrys (D.Don)Hara[Fagopyrum

  • 红花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红花绿绒蒿药材名称红花绿绒蒿拼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柏几麻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的花茎及果实。8~

  • 香橼叶

    药材名称香橼叶拼音Xiānɡ Yuán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延

  • 萝藦子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药材名称萝藦子拼音Luó Mò Zǐ别名斫合子(《本草拾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饴糖

    《全国中草药汇编》:饴糖药材名称饴糖拼音Yí Tánɡ别名麦芽糖来源加工品。将米或其他淀粉物质,经过浸渍蒸熟后,加入麦芽,使其发酵,再加水煎熬,溶出所有糖分,滤除渣质,浓缩,即成饴

  • 偏花黄芩

    药材名称偏花黄芩别名土黄芩[贵州]来源唇形科偏花黄芩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治咳嗽,吐血,白痢

  • 伏龙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伏龙肝药材名称伏龙肝拼音Fú Lónɡ Gān别名灶心土来源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性状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削砍的刀痕。质较硬,断面

  • 铁脚草

    药材名称铁脚草拼音Tiě Jiǎo Cǎo别名高山金粉蕨、黑足金鸡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黑足金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ychium contigum(Wall.)Hope[C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