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江珧柱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

药材名称江珧柱

拼音Jiānɡ Yáo Zhù

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后,剖取肉柱,鲜食;或加工为干制品,俗称"干贝"。

原形态栉江珧(《宛委录》),又名:珧(《尔雅》),玉珧(《尔雅》郭璞注)。

贝壳2片,大型,长可达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顶尖细,位于壳之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弯;腹缘前半部较直,至后半部逐渐突出。后缘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缘的壳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个体,壳质薄,透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厚。壳表颜色亦随年龄而不同,幼小个体多呈白色或淡黄色;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则呈黑褐色;顶部常被磨损而露出珍珠光泽。生长纹在壳背处细而不明显,至腹面较粗,多呈褶襞状。壳内面色与壳表略同。韧带淡褐色,长与背缘相等。前闭壳肌痕小,长椭圆形,位于壳顶内面;后闭壳肌痕大,略呈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略显,肉质部较壳小。足小,呈棒状。足丝淡褐色,极细软。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泥沙底。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性味甘咸,平。

①《本草从新》:"甘咸,微温。"

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调中。

①《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

②《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江珧柱

药材名称江珧柱

拼音Jiānɡ Yáo Zhù

英文名Pinnapectinata

别名马甲柱、角带子、江瑶柱

出处1.出自《本草从新》。

2.《闽中海错疏》:江珧壳色如淡菜,上锐下平,大者长尺许,肉白而韧,柱圆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珧之美在柱。四明奉化县者佳。

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冬季至春季采捕,捕得后,除去肉,取后闭壳肌,鲜用或加工为干制品,俗称“干贝”。

原形态栉江珧,贝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质稍薄而脆,高75-176mm,长170-335mm,壳顶细尖,位于壳的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凹,腹缘前部较直,近壳顶处有一稍凹陷的足丝孔。往后渐突,后缘略弯或呈截形。壳无中央裂缝,表面有10余条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后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个体(如较老者)放射肋不明显,棘无或不明显。生长线显着,细密,至腹缘呈褐襞状。壳类色泽,幼体呈淡黄褐色,或体内黑褐色。壳顶常被磨损而显露出贝壳内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样光泽。韧带淡褐色,与壳背缘几等长。近壳顶内面的前闭壳肌痕小,呈椭圆形;贝壳中部的后闭面痕大,呈马蹄形。外套痕略显,与壳缘相距甚远,在肛门背侧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状。足线褐色细软,极发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低潮线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质海底。以贝壳的前端插入泥沙内,仅后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间,雌雄异体,性成熟时的生殖腺,雌性为橙红色;雄性为乳白色,体外受精。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1.旗江珧,含蛋白质,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s),硫氢化物(sulfhydryls),二硫化物(disulfides)。

2.细长裂江珧内脏含江瑶青毒素(pinnatoxin)。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调中消食。主消渴;小便频数;宿食停滞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

2.《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

3.《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药材名称花叶竹芋来源竹芋科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

  • 直立婆婆纳

    药材名称直立婆婆纳拼音Zhí Lì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功能

  • 红毛叶马蹄香

    药材名称红毛叶马蹄香拼音Hónɡ Máo Yè Mǎ Tí Xiānɡ英文名Root of Elegant Ainsliaea别名兔耳风、毛叶马蹄香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粉霜

    《中药大辞典》:粉霜药材名称粉霜拼音Fěn Shuānɡ别名白雪(《抱朴子》),水银霜、白灵砂(《纲目》),白粉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轻粉的精制品。生境分部产湖北、浙江、河北等

  •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

  • 密枝问荆

    药材名称密枝问荆拼音Mì Zhī Wèn Jīnɡ别名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散生问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 桃奴

    药材名称桃奴拼音Táo Nú别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自落的幼果。夏初拣落地的幼果,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

  • 钩石斛

    药材名称钩石斛来源兰科钩石斛Dendrobium faulhaberianum Schlecht.,以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

  • 梅花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梅花草药材名称梅花草拼音Méi Huā Cǎo来源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的全草。秋季采集全草,晒干。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