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版。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即阳气受伤。可由于:①病程中过用苦寒药,或因发汗、泻下过甚,伤及阳气。②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③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
指黄疸久不退,已转阴黄的患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介绍】:宋代医生。四川成都人,他所居住的庭院,尽皆种植草药,善于应用草药治病。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生地黄、麦门冬各五钱。水煎服。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尺脉虚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