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子
【介绍】:
见朱权条。
【介绍】:
见朱权条。
指纹向掌中延伸,多主腹痛。
【介绍】: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忽儿手足厥冷,此盖表邪闭其经络,或风痰,阻其荣卫,又或大病之后,阳不布散于四肢。遂用生姜煨熟,捣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
经外奇穴名。位于手背侧,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蹼缘稍后之赤白肉际处。主治疟疾。斜刺0.5~1寸(图92)。图92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八。嗄者,声破(《玉篇》);声变也(《集韵》);《红炉点雪》卷二“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系指音嘶不清、发声不彰。即音嘶。详该条。
证名。指脘部痞闷而悸动有力。多因水气凌心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参见心痛条。
色诊之一。白为虚寒之色,属肺。临床上主气虚、寒证。白而色淡,肺虚失血;白而肥胖,气虚有痰;白而颧赤,气阴两虚;白而带青,气虚寒重;白如傅粉(浮白),气色皆夺;面多白斑,腹有虫积(多见于小儿)。白色而光
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蕤仁、五味子等。
①泛指表证传入里证。②专指太阳表证直接向少阴里证传变。《此事难知》:“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里传。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之,所以传也。”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如外感热病,见发热头痛,而脉反沉,可与麻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