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至

牛至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至

药材名称牛至

拼音Niú Zhì

别名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

来源为唇形科牛至属牛至Origanum vulgare L.,以全草入药。夏末秋初开花时采收,将全草齐根头割起,或将全草连根拔起,抖净泥沙,晒干后扎成小把。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消暑化湿。用于中暑,感冒,急性胃肠炎,腹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牛至

药材名称牛至

拼音Niú Zhì

别名江宁府茵陈、小叶薄荷、满坡香、土香薷、白花茵陈、香草、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土茵东、黑接骨丹、滇香薷香薷、小甜草、止痢草、琦香、满山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iganum vulgare L.

采收和储藏:7-8月开花前割起地上部分,或将全草连根拔起,抖净泥沙,鲜用或扎把晒干。

原形态牛至,多年生草本,高25-60cm。芳香。茎直立,或近基部伏地生须根,四棱形,略带紫色,被倒向或笛卷曲的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7mm,被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1-4cm,宽4-15mm,先端钝或稍钝,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有远离的小锯齿,两面被柔毛及腺点。花序呈伞房状圆锥花序,开张,多花密集,由多数长圆状小假穗状花序组成,有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花萼钟形,长3mm,外面被小硬毛或近无毛,萼齿5,三角形;花冠紫红、淡红或白色,管状钟形,长7mm,两性花冠筒显着长于花萼,雌性花冠筒短于花萼,外面及内面喉部被疏短柔毛,上唇卵圆形,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均长圆状卵圆形;雄蕊4,在两性花中后对短于上唇,前对略伸出,在雌性花中前后对近等长,内藏子房4裂,花柱略超出雄蕊,柱头2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卵圆形,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3600m的山坡、林下、草地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23-50cm。根较细小,略弯曲,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质略韧,断面黄白色。茎呈方柱形,紫棕色至淡棕色,密被细毛,节明显,节间长2-5cm。叶对生,多皱褐或脱落,暗绿色或黄绿色,完整者展开后叶卵形或宽卵形,长1.5-3cm,宽0.7-1.7cm,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有棕黑色腺点及细毛。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倒长卵形,黄绿色或黄褐色,有的先端带紫色;花萼钟状,先端5裂,边缘密生白色细柔毛。小坚果扁卵形,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

以叶多、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为2-8细胞,长110-320μm,外壁具疣点,并有少数腺鳞及小腺毛。皮层细胞4-5列,四角部位有厚角细胞6-10列;内皮层细胞1列,整齐,较大。韧皮部较窄。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髓大,细胞多角形。壁微木化,有单纹孔,老茎髓部呈空腔。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略波状弯曲;腺鳞较多,腺头扁球形,由4-8个分泌细胞组成,直径80-90μm,腺头角质屋与分泌细胞之间,贮有淡黄色油;柄短,单细胞,尚有头部与柄部均为单细胞的小腺毛,腺头直径18-22μm。非腺毛3-4细胞,于叶脉及叶缘处较多,长17-320μm,基部直径40-60μm,可见疣点。下表皮气孔多,直轴式。

化学成分全草含水苏糖(stachyose)和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百里香酚(thymol),香荆芥酚(carvacrol),乙酸牛儿醇酯(geranyl acetate)及聚伞花素(cymene)等,叶还含熊果酸(ursolic acid)。

药理作用1.抗微生物作用,牛至挥发油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荆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4mg/ml、0.17mg/ml、0.17mg/ml、0.17mg/ml、0.34mg/ml、0.34mg/ml、0.17mg/ml、0.34mg/ml、0.34mg/ml,从挥发油中得到的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对上述细菌也有显着才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在0.25-0.55mg/ml范围内。牛至挥发油对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1.0μl/ml。挥发油对鸡胚的毒性较大,因此在鸡胚无毒的浓度下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均无抑制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牛至挥发油对大鼠离体肠管主动收缩及氯化钡(BaCl2)引起的收缩无明显影响,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有较弱的对抗作用。亦有报道牛至总挥发油对离体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拮抗BaCl2)以及对乙酰胆碱和组胺的拮抗作用。解痉作用 对缓和菌痢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总挥发油松驰离体务管平滑肌,对不同种属动物血压有不同影响,可降低大鼠血压,但对狗、猫血压几乎无影响。总挥发油虽能扩张离体豚鼠支气管,但作用较弱,无平喘作用。挥发油5×10(-5)g/ml可使离体兔耳血管灌流量显着增加;2.5×10(-5)g/ml,可使麻醉大鼠血压1h内平均降低2.7±1.6kPa(20.5±12mmHg)。家兔离体主动脉条实验中挥发油不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反应;阿托品却可对抗挥发油对大鼠的降压作用,提示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兴奋M受体所至。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鼠灌服牛至提取液显着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牛至给小鼠每日灌服1次,连续5天,显着增强以深血素反应为指标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极显着促进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功能,提示其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牛至挥发油5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d,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YC(酵母菌-C36)和EA(免疫球蛋白G-绵羊红细胞)花环形成率,显着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着增加小鼠脾脏重量,对胸腺重量则无明显影响。提示牛至抗感染作用与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有关。

4.其他作用,牛至挥发油以0.15ml/kg、0.30ml/kg给小鼠灌胃,对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有显着才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同样剂量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作用有显着才协同作用,对小鼠有明显镇静作用。牛至提取物也有显着才抗氧化作用。酊剂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尿中氯化物排泄增加,民间作为利尿、发汗剂。浸剂可用于肠驰缓,促进食欲,改不善消化,尚有祛痰作用。

5.毒副反应,小鼠口服总油的急性LD50为2.43±0.38ml/kg(1ml约为900mg),临床用量每日为40-80mg,故安全范围较大。亦有报道小鼠口服挥发油的LD50为4.479±0.368ml/kg。挥发油以20ml(含油10mg/kg)给小鼠灌胃,连续3星期,各主要脏器肉眼及组织切片均未见异常。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1)取本品粗粉适量,用挥发油提取哭提取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作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板上,以二氯甲烷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于100℃烘5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2)取上述挥发油的10%乙酸乙酯溶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γ-松油烯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喷以5%香草醛溶解 硫酸溶液,于105℃烘5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班点。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表;理气;清暑;利湿。主感冒发热;中暑;胸膈胀满;腹痛吐泻痢疾;黄疸;水肿;带下;小儿疽积;麻疹;皮肤瘙痒;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用至15-30g;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蓼

    药材名称山蓼拼音Shān Liǎo别名酸浆菜、肾叶山蓼来源蓼科山蓼Oxyria digyna (L.)Hi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西北等地区。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肝气不舒,肝炎,

  • 大乌金草

    药材名称大乌金草拼音Dà Wū Jīn Cǎo别名大乌金草、毛乌金、乌花草、土细辛、水细辛、大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的全草或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分布于江苏、安徽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羖羊角

    《中药大辞典》:羖羊角药材名称羖羊角拼音Gǔ Yánɡ Jiǎo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或雄性绵羊的角。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小白鼠接种艾氏腹水癌后9天,灌胃给予绵羊角100%煎剂,

  • 沙蓬

    药材名称沙蓬别名吉刺儿[蒙语]、沙米、蒺藜梗来源藜科沙蓬Agriphyllum arenariun Bieb.,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各省。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发表解热。主治感冒发烧,肾炎。用

  •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药材名称祖师麻拼音Zǔ Shī Má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

  • 竹节菜

    药材名称竹节菜拼音Zhú Jié Cài别名竹节草、竹蒿草来源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竹节草Commelina diffusa Burm. f. [C. nudiflora

  • 半枫荷

    药材名称半枫荷拼音Bàn Fēnɡ Hé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 万年柏

    药材名称万年柏别名虎尾蕨、深裂铁角蕨、地柏枝、洞里仙来源为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苦、甘,凉。功能主

  • 厚朴子

    药材名称厚朴子拼音Hòu Pò Zǐ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别录》),厚朴实(《纲目》),厚朴果(《四川中药志》)。出处《别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