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燕昌

王燕昌

【介绍】:

清代医家。字汉皋。河南固始人,家中七代为医,著有《王氏医存》一书(1874年刊行)。

猜你喜欢

  • 清凉至宝散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六号剥象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服。治痧热。

  • 十滴水

    即救急十滴水,见该条。

  • 虎口百丫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 青黑为痛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青色和黑色多主痛证。由血脉瘀滞,寒邪凝结,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望诊遵经》:“鼻头色青,腹中痛,青黑甚者,痛甚为挛。面青而唇口撮者,疼痛方殷也。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

  • 梁嘉庆

    【介绍】:宋代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有《本草要诀》1卷,已佚。

  • 周身脱皮

    见《验方新编》卷五。即脱壳。详该条。

  • 蛊毒痢

    病证名。痢疾的一种类型。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八。又名蛊痢。由于患者正气内亏,感染毒疠之气,邪与气血相搏,入于肠胃,毒气蕴积,值大肠虚者,则便痢血,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由于毒气盛热,侵入脏腑,

  • 黄帝八十一难经

    即《难经》。详该条。

  • 油菜子

    见《本草纲目》。即芸薹子,详该条。

  • 首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由于少阳三焦经热毒郁滞所致。疽生于瘈脉(在颞骨乳突根部稍前耳后肌中)、翳风(在腮腺后沿乳突和下颌角之间)二穴。初起多憎寒壮热,口渴。若溃黄色脓者为顺,出黑色稀水者为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