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浊

痰浊

痰湿秽浊之邪。故称。

猜你喜欢

  • 羊膻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 水渍手脚丫烂疮

    病名。指生于手脚丫间的湿疮。出《外科启玄》卷九。又名水渍疮。因久浸水浆或久居水湿之地,湿邪外渍加之局部磨擦而成。常发于手丫及脚丫部,初起患处肿胀,白腐起皱,继因磨擦而糜烂,流水,自觉痒痛,多见辛苦劳作

  • 血脏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胞宫。详该条。

  • 立位

    指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的体位。在站立姿势下取穴或施术。如中暑取委中刺血,经常采用这种体位。由于立位容易引起晕针,故较少用。

  • 心合小肠

    脏腑相合之一。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心主血,小肠主泌别清汁,奉心生血。心热下移小肠,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小肠实热,每见心烦、口舌糜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一脏一

  • 李念莪

    【介绍】:见李中梓条。

  • 夏德懋

    【介绍】:见夏子益条。

  • 马尾黄连

    见《中药志》。即马尾连,详该条。

  • 鬲咽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 颐(gèn 亘)

    即下颌支髁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