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茹汤

竹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橘红(净去白)、人参白术麦门冬子(去心),各一两;白茯苓厚朴(姜汁制),各半两;甘草一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择食,呕吐头疼,眩运颠倒,痰逆烦闷,四肢不和,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入竹茹一块,如弹子大,同煎至七分,去渣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集验方》: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补。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集验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竹茹20克 干地黄12克人参芍药桔梗芎藭当归甘草桂心各3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竹茹15克(新竹者)甘草7.5克(锉)乌梅2枚(捶破)

功能主治治伤暑,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220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放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普济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别名干葛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干葛90克甘草22.5克半夏22.5克(姜汁75毫升,浆水200毫升,煮耗一半)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热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9克、大枣1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半夏陈皮苏梗 广藿香炒子芩 麸炒枳壳酒炒白芍各3克茯苓4.5克竹茹1.5克(重姜汁炒)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医心方》:竹茹汤

药方名称竹茹汤

处方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和胃止呕。主痰湿化热。(妊娠呕吐)

用法用量为粗末,水煎服,分2次服。

摘录医心方

猜你喜欢

  • 调经逍遥散

    药方名称调经逍遥散处方当归、白芍、白茯苓、白术、柴胡、薄荷、香附、竹叶、煨姜。功能主治妇人血去太过,血虚生热,自汗体热,脉微。用法用量不拘时候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 大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大丁香煮散别名十味丁香煮散、丁香煮散处方丁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锉,油炒)1两,红豆(去皮)1两,益智仁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

  • 安脏汤

    药方名称安脏汤处方参芦鞭2两,瓜蒂7个,甘草1两,荆芥3钱。功能主治肝叶倒置所致两目无恙,而视物皆倒置。用法用量水煎3大碗,顿服之,即用鹅翎扫喉中。必大吐,吐后而肝叶必顺。摘录《辨证录》卷三

  • 沉香温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温脾汤处方沉香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官桂人参缩砂 川姜(炮)白豆蔻甘草(炙)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十一味,为末。功能主治主胂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

  • 参苓平胃丸

    药方名称参苓平胃丸处方人参1两,茯苓(去皮)2两,厚朴(姜汁炒)5两,粉草(炙)1两,陈皮(不去白)5两,苍术(米泔水浸1日,切,焙)8两。制法上为细末,另取山药8两研末,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苍术散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药方名称苍术散别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

  • 和荣散

    药方名称和荣散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生地8分,麦门冬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痧巳出,浑身发热。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定痛散

    《万病回春》卷五:定痛散药方名称定痛散处方当归生地黄细辛干姜白芷连翘苦参黄连花椒桔梗乌梅甘草各3克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主虫牙痛甚,遇冷、热、酸、咸即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先噙漱,后咽下。摘录《万病回

  • 槐角散

    药方名称槐角散处方苍术1两,厚朴1两,陈皮1两,当归1两,枳壳1两,槐角2两,甘草半两,乌梅半两。功能主治肠胃有湿,胀满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煎服。摘录《袖珍方》卷三引《本事》

  • 附子仓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仓米汤别名附子仓廪汤处方附子1枚(炮,去皮脐,8钱重者),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微炒)半两,半夏(汤泡7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半两,黄耆半两,白术半两,川姜2钱(微炒),南木香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