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备急干金要方》。为楸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介绍】:见徐昇泰条。
见《新本草纲目》。为乌梢蛇之别名,详该条。
①食管上口(咽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通于嗌。”《甲乙经》:“嗌作咽。”②喉咙。《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指一阵阵发热的症状。元·滑伯仁《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
见《说文》。即冬葵叶,详该条。
【介绍】:见潘文源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十。即狂犬啮人。详该条。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并据此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诊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被广泛地结合应用,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