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角纽花

羊角纽花

《中药大辞典》:羊角纽花

药材名称羊角纽花

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种子的丝状绒毛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②《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角纽花

药材名称羊角纽花

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丝状绒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Lour.)Hook.Et Arn.[Pergularis divarcata Lour.]

原形态灌木或藤本,直立,高达2m。秃净,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密被灰白色皮孔。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短渐头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每边通常6条,斜扭上升,叶缘前网结。花大形,黄白色,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约1cm;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萼片5,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黄色,漏斗形,花冠筒淡黄色,长约1.2cm,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状披针形,先端线形长尾状,长达10cm,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雄蕊5,内藏,花药箭形,基部具耳,各药相连干柱头,花丝纺锤形,被柔毛;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半下位,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先端浅裂。蓇葖果木质,双出扩展,长披针形,长约10-15cm,极厚,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而扁,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达2cm,轮生白色丝状种毛,具光泽,长2.5-3cm。花期3-7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主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外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2.《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茅香花

    药材名称茅香花拼音Máo Xiānɡ Huā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原形态茅香(《本草拾遗》),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纲目》),香草。多年生草本。

  • 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芋药材名称竹芋别名结粉、山百合来源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

  • 蓝玉簪龙胆

    药材名称蓝玉簪龙胆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来源龙胆科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

  • 假蒟叶

    药材名称假蒟叶拼音Jiǎ Jǔ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叶片。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无毒。"②《本草求原》:"苦辛,温。&

  • 八角乌

    药材名称八角乌拼音Bā Jiǎo Wū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藤乌

    药材名称藤乌拼音Ténɡ Wū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

  • 地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乌药材名称地乌拼音Dì Wū别名林阴银莲花、黑地雷、地雷、金串珠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各地

  • 紫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楠药材名称紫楠拼音Zǐ Nán别名紫金楠、大叶紫楠、金心楠、金丝楠来源樟科楠木属植物紫楠Phoebe sheareri (Hemsl.)Gamble,以叶、根入药。四季

  • 石老虎

    药材名称石老虎别名石参、岩五加、石丁香来源茜草科石老虎Hymenopogon parasiticus Wall. var. longiflorus How,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