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耳聋左慈丸

耳聋左慈丸

《中国药典》:耳聋左慈丸

药方名称耳聋左慈丸

处方磁石(煅)2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竹叶柴胡2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重订广温热论》卷二:耳聋左慈丸

药方名称耳聋左慈丸

处方地黄240克 山萸肉淮山药各120克 丹皮 建泽泻茯苓各如克 煅磁石60克石菖蒲45克 北五味15克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肝肾,通耳窍。主肾虚精脱,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饲鹤亭集方》:耳聋左慈丸

药方名称耳聋左慈丸

别名耳鸣丸、柴磁地黄

处方熟地4两,山萸肉(炙)2两,茯苓1两5钱,山药2两,丹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磁石3两,柴胡1两1钱。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

用法用量耳鸣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柴磁地黄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摘录《饲鹤亭集方》

猜你喜欢

  • 射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药方名称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 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 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

  • 润下丸

    《丹溪心法》卷二:润下丸药方名称润下丸处方南星30克半夏60克(各依橘红制法)黄芩30克黄连30克甘草(炙)30克橘红250克(以盐15克,水化拌令得所,煮干焙燥)制法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

  • 香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香附散药方名称香附散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

  • 蔻香丸

    药方名称蔻香丸处方木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罂粟壳(盖房炒黑色)2两,肉豆蔻10枚(醋面裹,煨黄赤色,去面不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随大小加减旋丸。功能主治和脾顺气,止泄痢。主小儿腹疼

  • 芩连平胃汤

    药方名称芩连平胃汤处方黄芩4.5克黄连3克厚朴3克(姜炒)苍术6克(炒)甘草1.5克(生)陈皮3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脾胃湿热上攻,下颏生疮,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

  • 槐枝烙方

    药方名称槐枝烙方处方槐枝(烧令热)。功能主治牙齿疼痛。用法用量上于痛处齿缝中烙之。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 硫黄补火丸

    药方名称硫黄补火丸处方硫黄6钱,母丁香5钱,麝1钱。制法上研末,独头蒜为丸,如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男子精寒痿弱,白浊遗精;女子宫寒虚冷,赤白带下;寒泄。用法用量每次1丸,纳脐眼中,上贴红缎膏。摘录

  • 固本止崩汤

    药方名称固本止崩汤处方大熟地1两(9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耆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功能主治妇人虚火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崩止,10

  • 蔓菁子膏

    药方名称蔓菁子膏处方蔓荆子(熬)1两,杏仁1两,黄连1两,胡粉1两,水银2两。制法上捣蔓菁子、杏仁为膏,以猪脂合研令水银灭。功能主治服散发,疮肿。用法用量以涂患处,日3夜1。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

  • 消肿汤

    《兰室秘藏》卷下:消肿汤药方名称消肿汤别名消毒汤(《普济方》卷二七二)。处方黍粘子(炒)黄连各1.5克当归梢甘草各3克瓜蒌根黄耆各4.5克 生黄芩柴胡各6克连翘9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马刀疮。用法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