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托疽。见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条。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也称固涩。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的。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
大腿。《素问·金匮真言论》:“病在肾,俞在腰股。”
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8卷。明·王纶撰。约刊于1500年。本书将古本草加以集要整理,共分三部。第一部(卷1)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2~6)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