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静止时无自觉症状。在初期或有发热、咳嗽。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蛔
【介绍】:西汉时医生。是淳于意的弟子。
【介绍】:见阎孝忠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即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
指孔道。《灵枢·刺节真邪》:“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①十三鬼穴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承浆穴。②经穴别名。《千金翼方》:“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即水沟,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