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脱阳痧,小腹急痛,肾缩面黑,气喘出冷汗,名为脱阳,有似发痧,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酒四碗,煮二碗,作三服。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令气热。”参见阳条。
出《名医别录》。为方解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毛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条。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推拿手法。用手指挟住肌肤,反复扭转,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有排除风邪的作用,本法与揪法相似,但揪法揪有转动。
病名。产后重证之一。指在产前、产时或产后细菌侵入生殖器官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症见高热,恶寒,战慄,恶露多或有臭味成脓样等,多属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热入血室等范畴。症状轻者宜清热解毒,逐瘀生新,用
【介绍】:见王德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