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经

猜你喜欢

  • 骻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 山凤尾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 内伤胃脘痛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胃脘痛论》。指胃痛之由食积、痰饮、积热、积冷、气滞、死血、虫积等所致者。详食滞脘痛、痰饮胃脘痛、积冷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胃脘痛条。

  • 同名经配穴法

    配穴方法之一。指手、足同名称经脉所属穴位上下配合使用。如《百症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是手、足太阴经相配;“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为手、足少阴经同用等。

  • 金梅草

    出《山西通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太宫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宫代表土运,故太过之土运称为太宫。

  • 冻生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 大叶半枝莲

    见《广西中草药》。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 风寒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风寒身肿之症,恶寒身热,身首皆肿,风胜多汗,寒胜无汗。此外感风寒,即金匮风水、皮水,从太阳经主治之症也。风寒身肿之因,表气素虚,肺气素热。表气虚则外邪易入,肺

  • 诊法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并据此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诊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被广泛地结合应用,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