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蚣丸

金蚣丸

《青囊秘传》:金蚣丸

药方名称金蚣丸

处方蜈蚣1两,僵蚕1两,全蝎1两。

制法上为末,曲糊为丸,如米大。

功能主治杨梅大疮。

用法用量每服3分。

摘录《青囊秘传》

外科十三方考》:金蚣丸

药方名称金蚣丸

处方金头蜈蚣15条(去头足,微炒),全蝎20个(去头足,米泔水洗),山甲20片(土炒成珠),僵蚕20条(炒去丝),朱砂2钱,明雄2钱,川军3钱。

制法上为细末,黄酒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破瘀,消肿镇痛。主阳症之红肿热痛高起者,如发背、疔疮、横痃、及小儿上部疙瘩等疮。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温黄酒送服,老弱量服,汗出即愈。未成者消,已成脓者次日即溃。

注意已溃者忌服,下部疮疡不适用。

各家论述此方以毒性动物为主药。疮非气血凝滞不生,此方以蜈蚣。山甲、僵蚕全蝎等药之上升,以祛风活络,雄黄朱砂大黄解毒下趋,使毒从下泄,一升一降,毒散结去,气血得以流通,疮亦也因此而痊愈。他如小儿上部疮疖等见效尤速。近人张觉人、程天灵两氏谓本方重用蜈蚣、山甲、全蝎对瘰疬有效,如加入麝香,更可以治疗小儿惊风抽搐。此外,还可以治疗惊痫抽搐,麻痹拘挛,诸风掉眩,手足震颤,口眼?斜,角弓反张,半身不遂等,并且对破伤风也有很好疗效,据张氏经验,疗效超出于“玉真散”之上。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猜你喜欢

  • 金英丸

    药方名称金英丸别名金箔铅丹丸处方虢丹1两,麦门冬(去心)1两,牡蛎1两,知母1两,黄连2大两,干栝楼根2大两,苦参2大两,金100箔,银100箔,生栝楼根2大两(杵如泥,入药中)。制法上为末,用生栝楼

  • 柴陈拈涌汤

    药方名称柴陈拈涌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厚朴、玄明粉、香附、鳖甲、归尾、赤芍。功能主治疟母。老痰食积留于胁下,按之有形,多成痎疟,连岁不已,脉来弦细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茯苓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茯苓丸药方名称茯苓丸处方茯苓白术椒目各30克 木防己葶苈泽泻各38克甘遂80克赤小豆前胡芫花桂心各15克芒消50克(别研)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白花蛇散

    《圣济总录》卷五:白花蛇散药方名称白花蛇散处方白花蛇(酒浸1宿,去皮骨,取肉炙)3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天麻半两

  • 秦艽饮子

    药方名称秦艽饮子处方秦艽(去芦)当归(去芦,酒浸)芍药白术官桂(去皮,不见火)陈皮茯苓(去皮)熟地黄(蒸酒)半夏(汤炮七次)小草川芎各30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治五疸。口淡,耳鸣,脚弱,微寒发热,

  • 二陈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二:二陈平胃散药方名称二陈平胃散处方熟半夏白茯苓广皮甘草熟苍术厚朴功能主治消积宽中,化痰止咳。主食积咳嗽;五更为甚,胸脘满闷,脉沉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嵩崖尊生》卷

  • 三叉汤

    药方名称三叉汤处方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12克,钩藤12克,苍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荆子12克,黄芩9克,荆芥9克,薄荷9克,甘草9克,全蝎6克,蜈蚣3条。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平肝止痉。主肝

  • 曲蘖丸

    药方名称曲蘖丸处方神曲(锉,炒)麦蘖(炒)各30克黄连(去须)15克巴豆3粒(去壳,同前药共炒,令色转,去巴豆不用)制法上为细末,沸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酒癖不消,心腹胀满,噫醋吞酸,呃逆不食

  • 补阴降火汤

    药方名称补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酒蒸)、黄柏(炒)、知母(酒炒)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小儿阴虚,尾骨节痛。用法用量少用官桂为引,或以前胡、木香为引。如痛不止,加乳香

  • 久疟全消丸

    药方名称久疟全消丸处方威灵仙蓬莪术(醋炙)麦芽(炒)各30克何首乌60克(生用)青蒿子15克 金毛狗脊(去毛,炙酥)24克穿山甲(水煮细片,炒成珠)黄丹各15克鳖甲(酒炙)120克制法以上九味,共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