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面针麻醉

面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可选取股点,胃切除术可选取胃点等;并可根据“肺主皮毛”、“心主神明脏象学说的理论选用肺点止切皮痛,用心点以镇静安神。其操作方法参阅面针疗法条,一般多采用手法运针,额区、鼻区、眼区等部位则以电针更为适宜。

猜你喜欢

  • 小伤力草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胜湿汤

    ①《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苍术、羌活、防风、甘草、黄柏、黄连、猪苓、泽泻。水煎服。治暑湿下利,及胃家有湿滞而多唾等症。②《类证治裁》卷二方。苍术、厚朴、半夏、藿香、陈皮、甘草、生姜。水煎服。

  • 遗浊

    洩通泄。即遗精。详该条。

  • 挺法

    推拿方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使弯曲的肢体挺直的一类手法。如腰、指、趾等关节屈不能伸者,用一手或两手先徐缓地摇关节,然后逐渐使之挺直。

  • 巨阳

    巨,大也,巨阳与太阳同义,故《内经》亦称太阳为巨阳,见《素问·五藏生成篇》等篇章,参见“太阳”条。

  • 疟痢纂要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 脱囊

    病名。①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五。又名阴囊毒、外肾痈、囊发、囊脱、脱壳囊痈。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症见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脱,甚而睾丸外悬。治宜泻肝火、利湿热。初用龙胆泻肝汤,后期宜滋补调理。未溃外敷

  • 月朔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 滑可去着

    用滑利通淋的药物,治疗湿热凝结的淋证。《汤液本草》卷上:“滑可以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又如石淋,尿中夹砂石,排尿困难,或尿时疼痛,或腰痛难忍,尿色黄赤而浑浊或带血,苔黄白腻,脉数,用葵子散(

  • 伤寒撮要

    书名。4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多种注本以及有关方书、论著近百种汇辑而成。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