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肉则复

食肉则复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病情反复,尤以小儿为甚。《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猜你喜欢

  • 软筋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 薛氏湿热论歌诀

    书名。清·王泰林编。本书系将薛雪《湿热条辨》的方剂汇编成歌诀,并加注说明。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等。

  • 太剌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 疮疡清热法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凡疮疡阳证多与热毒有关,故不论其初起、成脓、溃后,凡具有实热火毒之证,如局部红、肿、热、痛,溃出脓稠,兼见发热、烦躁、口渴,甚则神昏谵语,脉数,

  • 水沟

    ①即人中沟,见该条。②经穴名,代号DU26。出《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名人中。别名鬼宫、鬼市、鬼客厅。属督脉。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一说“在鼻下三分,

  • 脾主后天

    人体出生后的营养、发育,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临床上,后天营养失调或因病

  • 邓乐天

    【介绍】:见邓旒条。

  • 血瘿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多因肝火暴盛,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致。症见颈生瘿块,皮色紫红,上有交叉露现的赤脉红丝。治宜滋阴抑火,养血化瘀。用芩连二母丸,或以海藻、海蛤、昆布、泽泻、猪靥、黄

  • 四脚喜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 淋闷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