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书名。4卷。清·高砚五编,刊于1887年。砚五先世高锦龙,尝以《本草纲目》绘图屡经翻刻,已失其真,乃撰《本草图经》一书,逐种考订。书成后,旋毁于战火,仅余草部百十种药物。作者以此为基础,再加编绘而成此
病证名。见缪慎斋《妇女卫生医药常识》。指室女经闭后,出现形瘦肉削,食少神疲,或见咳嗽潮热等症状,称为童损,俗名童子痨。参见室女经闭条。
人体部位名。亦称目外眦。指外眼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介绍】:见何其伟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