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串铃草

串铃草

药材名称串铃草

拼音Chuàn Línɡ Cǎo

别名毛尖茶、野洋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串铃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cm。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有时2-3个成串。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长7-13.5cm;叶片长4- 13.5cm,宽2.7-7cm,边缘为圆齿状;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通常较小,叶片上面均被中枝特长的星状刚毛及单毛,下面被星状柔毛或丛生刚毛。轮伞花序多花,彼此分离;‘苞片线状钻形,先端刺状,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长约1.4cm,外面被具节刚毛和柔毛,先端具5圆齿,齿端具刺尖,边缘被柔毛;花冠紫色,长约2.2cm,唇形,上唇外面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流苏状,下唇3圆裂,中裂片较大,圆倒卵形,先端微凹,侧裂片边缘为不整齐的细齿状;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基部具附属物,花丝被毛;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三角形,先端被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70-22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跌打损伤;体虚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楝

    药材名称杜楝拼音Dù Liàn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杜楝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aea pubescens Helle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西藏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鸡爪草药材名称西藏鸡爪草别名墨要色尔坚[藏名译音]来源毛茛科西藏鸡爪草Trollius ranunculoides Hemsl.,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甘肃、四川、云

  • 猫胞衣

    《中药大辞典》:猫胞衣药材名称猫胞衣拼音Māo Bāo Yī别名猫胞(《本经逢原》)出处《纲目》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胎盘。性味①《本草从新》:"甘酸,温。"②《本草再新》:"

  • 野木鱼

    药材名称野木鱼拼音Yě Mù Yú别名野芋、岩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曲苞芋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natanthus pumilus(D.Don)Engl.et Krause[Cala

  • 桑霜

    《中药大辞典》:桑霜药材名称桑霜拼音Sānɡ Shuānɡ别名木硇(《本草经疏》)。出处《纲目》来源为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噎食积块。"②《

  • 竹节香附

    《中药大辞典》:竹节香附药材名称竹节香附拼音Zhú Jié Xiānɡ Fù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

  • 穞豆

    药材名称穞豆别名黑豆、黑料豆、大豆来源豆科穞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症。用法用量

  • 梨木灰

    《中药大辞典》:梨木灰药材名称梨木灰拼音Lí Mù Hu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木材烧成之灰。功能主治《纲目》:"治气积郁冒。"&q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沙红柳

    药材名称沙红柳拼音Shā Hónɡ Liǔ别名喇嘛棍、胖柳、喇嘛杆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叶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platyphyll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