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书带蕨

书带蕨

《中药大辞典》:书带蕨

药材名称书带蕨

拼音Shū Dài Jué

别名晒不死(《广西药植名录》),木莲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或石生草本。根茎短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黑褐色;须根细密。叶丛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长30~40厘米,宽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长渐狭,全缘,革质,中脉在叶上面凹下为狭沟,在下面稍隆起,叶缘稍反卷。孢子囊群线形,深陷叶肉中,沿叶边缘以里的沟内着生,沟的内沿隆起,子囊群内有隔丝存在。

生境分部生于阴暗处岩石上或附生大树上。分布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小儿急惊风,全草-至三两,加红糖,水煎,空腹服。治妇女干血痨,并退目翳,全草煎服。"

②《广西药植名录》:"续筋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书带蕨

药材名称书带蕨

拼音Shū Dài Jué

英文名Herb of Flexuose Grass Fern

别名晒不死、木莲金、九根索、马尾七、卷槽还阳、柳叶苇、树韭菜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lexuosa Fee[V.japonica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或石生草本。根茎短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黑褐色;须根细密。叶丛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长30-40cm,宽3-8mm,先端渐尖,基部长渐狭,全缘,革质,中脉在叶上面凹下为狭沟,在下面稍隆起,叶缘稍反卷。孢子囊群线形,深陷叶肉中,沿叶边缘以里的沟内着生,沟的内沿隆起,子囊群内有隔丝存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500-2300m的林中树干或密林下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及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细长,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灰棕色,被黑褐色鳞片;鳞片钻状披针形,先端纤维状。上面有圆柱状突起的叶痕,下面有棕色须根;质坚脆,易折断。叶柄极短或几无柄;叶片革质,条形,长30-40cm,宽4-8mm,黄绿色,叶缘反卷,中脉上面下凹,两面均具明显纵棱,有的下面纵棱边脉上有棕色孢子囊群。气微,味淡。

性味苦;涩;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主小儿急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品可用至60-90g;研末或泡酒。

各家论述1.《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小儿急惊风,全草一至三两,加红糖,水煎,空腹服。治妇女干血痨,并退目翳,全草煎服。

2.《广西药植名录》:续筋骨。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对叶百部

    药材名称对叶百部拼音Duì Yè Bǎi Bù英文名Tuber Siemona Root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来源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

  • 珠儿参叶

    药材名称珠儿参叶拼音Zhū ér Shēn Yè别名参叶、参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

  • 榕须

    《中药大辞典》:榕须药材名称榕须拼音Rónɡ Xū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

  • 藤檀

    药材名称藤檀拼音Ténɡ Tán别名降香、大香藤、痛必灵、梣果藤、丁香柴来源豆科黄檀属植物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以茎和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

  • 帚菌

    药材名称帚菌拼音Zhǒu Jūn别名笤帚菌、红扫把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菌科真菌美丽枝瑚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maria formosa(Pers.ex Fr.)Quél.采

  • 龙骨莲

    《中药大辞典》:龙骨莲药材名称龙骨莲拼音Lónɡ Gǔ Lián别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

  • 叉分蓼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 秤砣梨根

    《中药大辞典》:秤砣梨根药材名称秤砣梨根拼音Chènɡ Tuó Lí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种植物革叶猕猴桃的根。秋季采挖。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行气

  • 对叶林根

    《中药大辞典》:对叶林根药材名称对叶林根拼音Duì Yè Lí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萝蘼科植物柔毛吊灯花的根。性味性寒,味辛。功能主治杀虫。驱蛔虫:对叶林根研末

  • 白鹇

    《中药大辞典》:白鹇药材名称白鹇拼音Bái Xiá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