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华山矾果

华山矾果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果

药材名称华山矾果

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果实

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烂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华山矾果

药材名称华山矾果

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hinensis (Lour.)Druce[Myrtus chin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

原形态灌木。嫩枝、叶柄、叶背均被灰黄色皱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7(-10)cm,宽2-5cm,先湍急尖或短尖,有时圆,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有短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每边4-7条;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7cm,花序轴、苞片、萼外面均密被发黄色皱曲柔毛;苞片早落;花萼长2-3mm,裂片长圆形,长于等筒;花冠白色,芳香,长约4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0-60,花丝基部合生成5体雄蕊;花盘具5凸起的腺点,无毛;子房2室。核果卵状圆球形,歪斜,长5-7mm,被紧贴的柔毛,熟时蓝色,先端宿萼裂片向内伏。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的以下丘陵、山坡、杂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烂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烂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薜荔果

    药材名称薜荔果拼音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

  • 小筋骨藤

    《中药大辞典》:小筋骨藤药材名称小筋骨藤拼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春、夏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五转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转七药材名称五转七拼音Wǔ Zhuǎn Qī别名阴阳扇、包谷陀子、通天七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T. farges

  • 香花菜

    药材名称香花菜拼音Xiānɡ Huā Cài别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5~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

  • 山刺柏

    《中药大辞典》:山刺柏药材名称山刺柏拼音Shān Cì Bǎ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或果实。根,秋冬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常绿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

  • 金腰

    药材名称金腰别名猫眼草来源虎耳草科金腰Chrysosplenium grayanum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排脓解毒。外用治黑头疔疮。用法用量鲜全草适量,加盐卤捣烂敷患处。待

  • 止咳菊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

  • 石龙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龙子药材名称石龙子拼音Shí Lónɡ Zǐ别名四脚蛇、草龙来源石龙子科动物铜石龙子Sphenomorphus indicus (Gray)或同属其它种石龙子

  • 漆树皮

    《中药大辞典》:漆树皮药材名称漆树皮拼音Qī Shù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干皮或根皮。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外用:捣烂酒炒敷。摘录《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