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南亚新木姜

南亚新木姜

药材名称南亚新木姜

拼音Nán Yà Xīn Mù J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南亚新木姜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zeylanica(Nees)Merr.[Litsea zeylanic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刮去粗皮,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原形态南亚新木姜子乔木,高达20m。幼枝绿色,被黄色微柔毛,老枝深褐色,无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端;叶柄细长,长1-1.5cm,幼时有黄色短柔毛;叶片卵状长圆形,长7-11cm,宽2.5-4cm,先端狭渐尖,基部楔形略下延,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粉绿色,幼时沿中脉有黄色短柔毛,老时无毛。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裂片4,卵形,长约2mm,外面中下部被黄色丝状柔毛,能育雄蕊6,花丝有长柔毛;退化雌蕊细小,花柱有长柔毛,柱头盾状。果近球形,直径6-7mm;果托小,近于扁平,直径约2mm;果梗长4-5mm,上端向上渐增粗。花期10-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南部。

化学成分南亚新木姜根中含有倍半萜类:乌药内酯(linderalactone),乌药环氧内酯(linderane)新乌药环氧内酯(noolinderane),南亚新木姜内酯(zeylanine),南亚新木姜环氧内酯(zeylanicine),南亚新木姜二环氧内酯(zeylanidine)。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蹄草药材名称野马蹄草拼音Yě Mǎ Tí Cǎo别名直立席草来源莎草科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 [S. erectus Poir.],以全草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麻柳叶

    《中药大辞典》:麻柳叶药材名称麻柳叶拼音Má Liǔ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化学成分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性味苦,温,有

  • 坡参

    药材名称坡参拼音Pō Shēn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

  • 滇獐牙菜

    药材名称滇獐牙菜拼音Diān Zhānɡ Yá Cài别名走胆药、肝炎草、青叶胆、青鱼胆(《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滇獐牙菜的全草。秋末、冬初采集。洗

  • 东方蝾螈

    药材名称东方蝾螈拼音Dōnɡ Fānɡ Rónɡ Yuán英文名Salamandra,Salamander,Newt,Eft,Cynops别名四足鱼;四脚鱼;水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

  • 紫玉簪叶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叶药材名称紫玉簪叶拼音Zǐ Yù Zān Yè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功能主治治崩漏带

  • 三白草

    《中国药典》:三白草药材名称三白草拼音Sān Bái Cǎo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

  • 赤楠蒲桃叶

    药材名称赤楠蒲桃叶拼音Chì Nán Pú Tá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鸭头

    《中药大辞典》:鸭头药材名称鸭头拼音Yā Tó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功能主治《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