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南方露珠草

南方露珠草

药材名称南方露珠草

拼音Nán Fānɡ Lù Zh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 Circaea

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南方露珠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mollis sieb et Zucc[C. core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暗无天日干。秋季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密被弯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具短弯曲柔毛;叶片狭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4.5cm,被疏短曲柔毛,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稀为圆形,边缘有疏锯齿,被短弯曲柔毛。总状药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被弯曲柔毛或近无毛;苞片小;药两性;萼筒卵形,先端裂片2;花瓣2,倒卵形,长约花萼裂片的一半,先端凹缺;雄蕊2;子房下位,2室。果实坚果状,倒卵状球形,长3-3.5mm,直径约3mm,具4纵沟,外被钩状毛;果柄被短柔毛或近无毛,稍长于果实或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乳痈;瘰疬;疮肿;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祛风湿,止痛功能。外敷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

  • 偏花黄芩

    药材名称偏花黄芩别名土黄芩[贵州]来源唇形科偏花黄芩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治咳嗽,吐血,白痢

  • 土当归

    《中药大辞典》:土当归药材名称土当归拼音Tǔ Dānɡ Guī出处《纲目》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的根茎及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粗壮,横生,根茎下方散生多数圆柱形的根。茎有纵沟纹,分枝

  • 小青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青杨药材名称小青杨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别名东北杨来源杨柳科小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 Kitag.,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性味苦

  • 独叶白芨

    药材名称独叶白芨拼音Dú Yè Bái Jī别名糯白芨、小白芨(《云南中草药》),独菇(《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秋季采集。洗

  • 枯萝卜

    药材名称枯萝卜拼音Kū Luó Bo别名地骷髅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枯老根。采收种子时连根拔起,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尿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龙眼梳

    药材名称龙眼梳拼音Lónɡ Yǎn Sh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 黑面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防己药材名称黑面防己拼音Hēi Miàn Fánɡ Jǐ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

  • 长白假水晶兰

    药材名称长白假水晶兰拼音Chánɡ Bái Jiǎ Shuǐ J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球果假水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otheca humilis(D.D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