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
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
别名山皮条
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性味辛、苦、涩,温。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主治胃痛,腹冷痛,胸膈气胀,肺痨发热,疮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
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
别名山皮条
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性味辛、苦、涩,温。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主治胃痛,腹冷痛,胸膈气胀,肺痨发热,疮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龙州线蕨拼音Lónɡ Zhōu Xiàn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龙州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
药材名称竹(鼠留)子油拼音Zhú ( Shǔ Liú ) Zǐ Yóu英文名Bamboo rat fat别名竹鼠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中药大辞典》:菱蒂药材名称菱蒂拼音Línɡ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药材名称两面针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来
药材名称兔耳风拼音Tù ěr Fēnɡ别名大血筋草、水上红、心肺草、石风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isliaea glabra Hemsl.采收和储藏:春、夏
药材名称岩白菜素英文名BERGENINUM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
《全国中草药汇编》:蓍草药材名称蓍草拼音Shī Cǎo别名一支蒿、蜈蚣草、蜈蚣蒿、飞天蜈蚣、锯草来源菊科蓍属植物蓍草Achillea alpina L.、千叶蓍A. millefolium L.和西南
药材名称白花油麻藤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毛毛毡草药材名称丝毛毛毡草别名毛毡草来源菊科丝毛毛毡草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 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