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蒴曲尾藓

多蒴曲尾藓

药材名称多蒴曲尾藓

拼音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

别名大曲尾藓

来源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um majus Turn.[D.scoparium Hedw.var.majus(Tum.)Wahle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较大,黄绿色。茎高4-10cm,稀分枝,下部具假根。叶密生,长披针形,叶尖细长镰刀状弯曲,叶缘上部具细齿,中肋细,长达叶尖,背部具刺突。叶片下部细胞长形或长圆形,厚壁,中上部细胞长菱形或长圆形,角细胞分化明显,长方形,由1-3层细胞组成。雌雄异株。蒴柄长2-5cm,常多数聚生;孢蒴长卵形,弓形弯曲,平列或倾斜;蒴齿单层;蒴盖圆锥形,具长喙。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生的团块状,黄绿色。湿润分离后茎长4-10cm,细柔,少分枝,基部密生线状黄棕色假根,叶密生向一侧弯曲,狭披针形,基部较宽,下延向内卷呈耳状,上部渐狭,全缘,上部具锐锯齿,中肋明显,直达叶尖,背面具齿。有的可见多数丛生的细长蒴柄,顶端斜生卵状圆柱形孢蒴,蒴盖圆锥形,具长喙。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叶细胞长方形,上部为2层细胞,基部具多层细胞,无色透明,稀呈黄棕色。

化学成分多蒴曲尾藓植物体含15种氨基酸,其中主要为精氨酸(arginine),丝氨酸(ser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atic acid)。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生衣

    药材名称花生衣拼音Huā Shēnɡ Yī别名花生皮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皮。收集红色种皮,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友

  • 假鹊肾树

    药材名称假鹊肾树拼音Jiǎ Què Shèn Shù别名止血树皮、清水跌打、滑叶跌打(《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的树皮。秋季采集。取皮晒干

  • 大串连果

    药材名称大串连果来源大戟科大串联果Bridelia stipularis (L.) Blume,以果、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苦,凉。功能主治果:催吐,解毒。可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

  • 鲱鱼

    药材名称鲱鱼拼音Fēi Yú别名青鱼、青条鱼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

  • 马甲子叶

    药材名称马甲子叶拼音Mǎ Jiǎ Zǐ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叶片。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外敷治眼热痛,痈疽溃脓。摘录《中药大辞典》

  • 豹皮樟

    药材名称豹皮樟拼音Bào Pí Zhānɡ英文名Chinese Litse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

  • 灵芝草

    药材名称灵芝草拼音Línɡ Zhī Cǎo别名三秀(《楚辞》),茵、芝(《尔雅》)。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秋季采取。原形态①紫芝(《本经》),又名:木芝(《本经

  • 美脉藁本

    药材名称美脉藁本拼音Měi Mài Gǎo Běn英文名Beauty Ligustic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美脉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c

  • 鹅毛

    《中药大辞典》:鹅毛药材名称鹅毛拼音é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羽毛。化学成分羽毛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主要为角蛋白。因经常用尾脂腺液涂布,

  • 铁蚂蟥

    药材名称铁蚂蟥拼音Tiě Mǎ Huánɡ别名尖刀如意散、山苏花、七星剑、老鹰七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巢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nidus(L.)J.S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