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地耳根

大叶地耳根

药材名称大叶地耳根

拼音Dà Yè Dì ěr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阔叶风车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itum latifolium BI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阔叶风车子CombretumlatifliumB1.大藤本,长可达30m。小枝被鳞片,通常无毛,间或带红色,节部膨大。叶对生;叶柄长1.5-2.5c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稀达18(-20)cm,宽5-8cm,稀达13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钝圆,两面无毛,幼时被稀疏而明显鳞片,老熟时密被极细鳞片,但个别鳞片不明显,侧脉6-8对,脉腋有小窝穴,但无毛,中肋侧脉在背面突出,网脉较疏,两面可见。总状花序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密被绒毛状微柔毛;花缘白色至黄绿色,极香,极多;苞片极小,早落;萼管漏斗状,后呈钟状,外面密布极短的绒毛状微柔毛和微小黄色的鳞片,内有一短毛环,毛长不超过萼齿,萼齿4,三角形,花时向外反折;花瓣4,长圆状倒卵形,顶端内凹,基部具短爪,与萼齿等长;雄蕊8枚,长约8mm;子房略具4棱,基部渐狭成柄,花柱粗壮,无鳞片,长9mm,棒状,顶端最宽;胚珠通常2颗。果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微凹,长与宽相等,2.5-3cm,具4翅,光亮而有脉纹,浅黄色至浅棕色,无鳞片,被稀少的短毛;果柄长58mm。花期1-4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0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止痛止泻。主跌打损伤;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瓜

    《中药大辞典》:南瓜药材名称南瓜拼音Nán Guā别名麦瓜(《滇南本草》),番南瓜(《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

  • 相思子根

    《中药大辞典》:相思子根药材名称相思子根拼音Xiānɡ Sī Zǐ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根。原形态详"相思子"条。化学成分含相思豆考耳、相思子绕耳及二种生

  • 芜菁

    《中药大辞典》:芜菁药材名称芜菁拼音Wú Jīnɡ别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碱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碱黄鹌菜药材名称碱黄鹌菜来源菊科碱黄鹌菜Youngia stenoma (Turcz.) Lede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异型莎草

    药材名称异型莎草拼音Yì Xínɡ Suō Cǎo别名咸草((苏南种子植物》),王母钗(《泉州本草》)。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

  •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拼音Máo Gōu ér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

  • 藤金合欢

    药材名称藤金合欢别名南蛇公、小样南蛇簕来源豆科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a (Lour.)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腹痛急剧:鲜叶捣烂取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

  • 山驴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驴骨药材名称山驴骨拼音Shān Lǘ Gǔ别名山驴子骨、鬣羚、苏门羚来源偶蹄目牛科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milneedwardsi David,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