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小紫菀

太白小紫菀

《中药大辞典》:太白小紫菀

药材名称太白小紫菀

拼音Tài Bái Xiǎo Zǐ Wǎ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垂头菊全株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20~25厘米。茎单生,直立,细弱,有沟纹。基生叶肾形,长2~3厘米,边缘有钝齿,叶柄长3~10厘米;茎生叶1片,叶柄基部膨大为鞘状。头状花序单一,放射状,有线形小苞2~3片;花暗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冠毛丰富,长5毫米.瘦果长4毫米,结果后花序头俯垂。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分布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气管炎,肺结核,肺痈,劳伤,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白小紫菀

药材名称太白小紫菀

拼音Tài Bái Xiǎo Zǐ Wǎn

英文名all-grass of Hooker cremanthodium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垂头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ookerii Clarke[Ligu-laria hookerii (C.B.Clarke)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垂头菊 多年生小草本,高20-25cm。茎直立,单生,细弱,有沟纹。基生叶肾形,长2-3cm,边缘有钝 齿;叶柄长3-10cm;茎生叶1片,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头状花序单一,放射状,有线形小苞2-3片;花暗紫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长约4mm,结果后花序头俯垂;冠毛丰富,长约5mm。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主痰喘咳嗽;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东北红豆杉

    药材名称东北红豆杉拼音Dōnɡ Běi Hónɡ Dòu Shān别名紫杉、赤柏松、米树来源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鲥鱼鳞

    《中药大辞典》:鲥鱼鳞药材名称鲥鱼鳞拼音Shí Yú Lín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鲱科动物鲥鱼的鳞片。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鲥鱼"条。功能主治治疔疮,汤火

  •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药材名称韭菜子拼音Jiǔ Cài Zǐ英文名SEMEN ALLII TUBEROS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糖芥

    《中药大辞典》: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地瓜子

    药材名称地瓜子拼音Dì Guā Zǐ别名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

  • 地涌金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涌金莲药材名称地涌金莲拼音Dì Yǒnɡ Jīn Lián别名毛果矮蕉、地金莲、地涌莲、地莲花来源芭蕉科象腿蕉属植物地涌金莲Ensete lasiocarpu

  • 小花吊兰

    药材名称小花吊兰拼音Xiǎo Huā Diào Lán别名三角草、山韭菜、土麦冬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花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ophytum laxum R. Br.采收和储

  • 水八角

    《中药大辞典》:水八角药材名称水八角拼音Shuǐ Bā Jiǎo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秋

  • 紫泡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ǐ Pào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四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