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毒芋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

拼音Xiǎo Dú Yù

别名香芋、团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us peltatus Hort.ex Van Houtt.; Steudnera henryana Eng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泉七,多年生草本。茎短,圆柱形,上升,粗2-3cm,具残存的叶鞘。叶柄圆柱形,绿色或稀带青紫色,纤细,长30-50cm,下部具鞘;叶片薄革质,卵形,长20-30cm,宽12-17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微凹或稍外凸,表面淡绿色,背面绿白色;例脉5-7对。花序柄绿色或青紫色,长8-15cm;佛焰苞外面上部黄色,基部紫色,内面上部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状被针形或长圆状被针形,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钝或圆,初直立,后反卷;肉穗花序长3-4cm;雌花序长2-2.5cm,圆柱形,粗2-3mm,背面3/4与佛馅苞合生;雄花序椭圆形,长1-1.5cm,粗5-6mm;花无花被;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4-5裂,子房周围有假雄蕊;雄花为棱柱状或近圆柱形的合生雄蕊柱。浆果卵形,种子卵圆形。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主刀枪伤;创伤出血;血栓性脉管炎;疮病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角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瓜药材名称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来源萝藦科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

  • 赤胫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胫散药材名称赤胫散拼音Chì Jìnɡ Sàn别名蛇头蓼、血当归、缺腰叶蓼、红泽兰、花蝴蝶、红皂药、散血丹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赤胫散Polygonum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紫珠叶

    药材名称紫珠叶拼音Zǐ Zhū Yè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 葛仙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仙米药材名称葛仙米拼音Gě Xiān Mǐ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

  • 省沽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药材名称省沽油拼音Shěnɡ Gū Yóu别名水条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

  • 灵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香草药材名称灵香草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

  • 橄榄仁

    《中药大辞典》:橄榄仁药材名称橄榄仁拼音Gǎn Lǎn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种仁。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干。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 牛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

  • 百尾笋

    药材名称百尾笋拼音Bǎi Wěi Sǔn别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万花梢(《分类草药性》),黄牛尾巴(《贵州民间方药集》),竹林霄(《四川中药志》)。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