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花

小红花

药材名称小红花

拼音Xiǎo Hónɡ Huā

别名朱唇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朱唇全草。夏、秋采集。切断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体被白毛。根茎横走,半木质,褐色,有纤细须根。茎四棱形,被白色刚毛。单叶对生,卵形,或三角形,长3.5~5厘米,宽1.6~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有钝锯齿。花集成多轮顶生的总状花序,海轮有花6~10朵,花序长14~20厘米;花萼筒状钟形,绿色或带紫红色,外面及齿缘有白色长毛,2唇,上唇全缘,下唇2裂;花冠深红色,长20~25毫米,上唇直立,先端有凹,下唇长倍于上唇,3裂;雄蕊2,花丝长伸出;花柱与雄蕊等长。小坚果褐色,长圆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路旁潮湿草地,或栽培。

性味辛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治妇女血崩,高热,腹痛不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蒜

    药材名称小蒜拼音Xiǎo Suàn别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丁香油

    《中药大辞典》:丁香油药材名称丁香油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

  • 淡味当药

    药材名称淡味当药拼音Dàn Wèi Dānɡ Yào别名苦草、小方杆、乌金散。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当药的全草。7~10月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当

  • 倒莓子

    药材名称倒莓子别名腺花茅莓、莓子蔓、红莓梢来源蔷薇科倒莓子Rubus parvifolius L.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以枝叶及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性

  • 珠子参

    《中国药典》:珠子参药材名称珠子参拼音Zhū Zi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MAJORIS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 发菜

    药材名称发菜拼音Fā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念珠藻科植物发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Nematonostoc flagelli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大叶狼豆柴叶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叶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解

  • 石上莲

    药材名称石上莲来源秋海棠科石上莲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酸、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软坚,消肿止痛。主治肝硬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