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赤麻

小赤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赤麻

药材名称小赤麻

拼音Xiǎo Chì Má

别名赤麻、小红活麻

来源荨麻小赤麻Boehmeria spicata (Thunb.)Thunb.,以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南及四川。

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痔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赤麻

药材名称小赤麻

拼音Xiǎo Chì Má

别名水麻、小红活麻赤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赤麻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spicata(Thunb.)Thunb.[Urtica spic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茎高40-100cm。多分枝,疏被短伏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达65cm;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宽菱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长骤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每侧有少数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或近无毛;基出脉3条。穗状花序单生叶腋;花单性;雄花无梗;花被片4,椭圆形,下部合生,外面有疏毛。雌花花被片近椭圆形,外面有短毛,果期呈菱状倒卵形或宽菱形,长约1mm;瘦果长倒卵形,长约1mm,有细毛,具单一的宿存柱头。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草坡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淡;辛;性凉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解毒透疹。主水肿腹胀;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管南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管南香药材名称管南香拼音Guǎn Nán Xiānɡ别名萝卜防己、大叶马兜铃、圆叶马兜铃、金银袋、大叶山总管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Aristolochia k

  • 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薯莨药材名称薯莨拼音Shǔ Lànɡ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

  • 十萼茄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

  • 田葱

    《中药大辞典》:田葱药材名称田葱拼音Tián Cōnɡ别名中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田葱科植物田葱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根纤维状。茎单干,少分枝,高30~60厘米,

  • 粉背蕨

    《中药大辞典》:粉背蕨药材名称粉背蕨拼音Fěn Bèi Jué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江西民间草药》),水郎鸡(《贵州民间药物》),卷叶凤尾、岩飞蛾(《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藦药材名称萝藦拼音Luó Mò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来源萝藦科萝藦属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M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

  • 追骨风

    《中药大辞典》:追骨风药材名称追骨风拼音Zhuī Gǔ Fēnɡ别名八里花、八里麻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蓝刺头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漏芦"条。功能主治泡酒服,治跌打

  • 叶底珠

    药材名称叶底珠拼音Yè Dǐ Zhū别名一叶萩、狗杏条、花菷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 (Pall.)Rehd.,以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