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大黄(波叶大黄)

山大黄(波叶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波叶大黄)

拼音Shān Dài Huánɡ

别名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根茎。春、秋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茎肥厚,表面黄褐色。茎粗壮,直立,具细纵沟纹,无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长10~1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稍有毛;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长卵形,暗褐色,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白绿色;苞小,肉质,内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关节;花被6片,卵形,2轮,外轮3片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治黄疸,便秘,经闭,痈肿疔毒,烧烫伤。"

②《内蒙古中草药》:"泻实热,通大便,破积滞,行瘀血。(生用峻下,炒用缓下,炒炭止血)。治大便热结,痄腮,内外诸痈,跌打损伤,汤火伤;瘀血肿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

复方①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②治黄疸性肝炎(湿热黄疸):㈠山大黄二钱,茵陈八钱,龙胆草三钱。水煎服。㈡山大黄四钱,茵陈-两,问荆五钱,车前草五钱。水煎服。一日二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③治急性阑尾炎:山大黄金银花蒲公英、丹皮、桃仁川楝子。水煎服。

④治急性肠梗阻:山大黄枳壳厚朴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水煎服。

⑤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山大黄柴胡黄芩蒲公英木香郁金、元胡。水煎服。

⑥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山大黄当归各等分研末。每服四钱,一日二次,酒调服。"

⑦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山大黄寒水石赤石脂各等分加冰片2%,共研末,混合撒患处。(②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⑧治口疮糜烂:山大黄、枯矾各等分,研末擦,吐涎。(《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原蚕蛾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

  • 碗蕨

    药材名称碗蕨拼音Wǎn Jué英文名Scabrous Boulder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nstaedti

  • 指天椒

    《中药大辞典》:指天椒药材名称指天椒拼音Zhǐ Tiān Jiāo别名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

  • 西瓜根叶

    《中药大辞典》:西瓜根叶药材名称西瓜根叶拼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治水泻

  • 白饭树根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药材名称白饭树根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

  •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药材名称水香柴别名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来源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寒。功能主

  • 铺地草

    药材名称铺地草拼音Pū Dì Cǎo英文名Herb of Prostrate Euphorbia别名小号乳仔草、红乳草、小飞扬、地锦草。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铺地草的全草

  • 大青草

    《中药大辞典》:大青草药材名称大青草拼音Dà Qīnɡ Cǎo别名青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苏州本产药材》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原

  • 三叉苦

    药材名称三叉苦拼音Sān Chā Kǔ别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Merr.,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洗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