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木棉根

木棉根

《中药大辞典》:木棉根

药材名称木棉根

拼音Mù Mián Gēn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木棉科植物木棉根皮

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赤痢,瘰疬,跌打扭伤。

①《岭南采药录》:"煎服治痰火,瘰疬。"

②《中药新编》:"根皮:收敛止血,治赤痢。"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浸酒搽。

复方治跌打扭伤:木棉鲜根皮浸酒外搽或捣烂外敷。(《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棉根

药材名称木棉根

拼音Mù Mián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Bombax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以秋、冬季采者质佳。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或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木棉落叶大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状复叶;总叶柄长10-20cm;小叶5-7枚,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cm,宽3.5-5.5cm;小叶柄长1.5-4cm。花生于近枝顶叶腋,先叶开放,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0cm;萼杯状,厚,3-5浅裂;花瓣肉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0cm,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轮,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中间10枚雄蕊较短,不分叉,最外轮集生成5束,花药1室,肾形,盾状着生;花拄长于雄蕊;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木质,长10-15cm,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室背5瓣开裂,内有丝状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藏于绵毛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稀树草原、雨林沟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不规则的片块状,厚1-2cm,宽1-4cm。根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切面皮部棕色,木部淡红色。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根皮呈长条形,弯曲,内卷,内表面红棕色。味淡,微涩,嚼之有粘性。以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无杂质者佳。

化学成分根含鞣质和木棉胶。根皮含羽扇豆醇(lupenol)。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赤痢;产后浮肿;瘰疬;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浸酒搽或捣敷。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煎服治痰火,瘰疬。

2.《中药新编》:根皮:收敛止血,治赤痢。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4.《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接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枳椇木汁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汁药材名称枳椇木汁拼音Zhǐ Jǔ Mù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树干中流出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化学成分木质部含拐枣

  • 小叶罗汉松

    药材名称小叶罗汉松别名短叶土杉、小叶土杉来源罗汉松科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t Zucc.) En

  • 优若藜

    药材名称优若藜拼音Yōu Ruò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驼绒藜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toides latens(J.F.Gmel.)RevealetHolmgen[Eurotia

  • 露兜竻花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花药材名称露兜竻花拼音Lù Dōu Lè Huā别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夏季采收,晒干。化学成分花含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

  • 兰花叶

    药材名称兰花叶拼音Lán Huā Yè别名兰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L.)Sw.[Epidendrum e

  • 棣棠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棣棠花药材名称棣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别名蜂棠花来源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棣棠花Kerria japonica (L.) DC.,以嫩枝叶及花入药。夏季采花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