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沙叶铁线莲

沙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沙叶铁线莲

拼音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

别名软骨过山龙、三叶木通老虎须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meyeniana Walp.var.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C.granulata(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沙叶铁线莲,木质藤本。枝有明显的槽纹。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3-9cm宽2-5cm,先端锐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守楔形,全缘,两面有密皱纹。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多花;通常无宿存芽鳞;苞片小,钻形;萼 片4,白色,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0.7-1.2cm,外面边缘有绒毛,内面无毛;雄蕊无毛。瘦果镰刀状狭卵形或狭倒卵形,长约4.5mm,有柔毛,宿存花柱长达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林中灌木丛中攀援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形,数条簇生在不规则的根茎上,长5-10cm;表面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藤成段状或缠绕状,圆柱形,有纵棱,绿褐色或枯绿色。叶对生,三出复叶,完整的小叶卵状长圆形,顶端小叶稍大,长3-9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具密皱纹;质脆易碎。有时可见花序。气微,味微苦、辛。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经活络。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疮痈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本胡枝子叶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叶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叶。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发背,捣烂外敷

  • 三消草

    《中药大辞典》:三消草药材名称三消草拼音Sān Xiāo Cǎo别名螃蟹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性,无毛。叶具3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玄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玄精石药材名称玄精石拼音Xuán Jīnɡ Shí别名元精石、龟背玄精石、玄英石、银精石来源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石膏,单晶或双晶晶体矿石。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性味咸

  •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 贝母兰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药材名称贝母兰拼音Bèi Mǔ Lán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出处《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假蓝靛

    药材名称假蓝靛拼音Jiǎ Lán Diàn别名木蓝(《陆川本草》),小蓝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7~8月采收。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筋骨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筋骨散药材名称筋骨散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荨麻叶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

  • 刺芫荽

    药材名称刺芫荽拼音Cì Yuán Suī别名马刺、香信、假芫荽、簕芫荽、山芫荽、大叶芫荽来源伞形科刺芫荽属植物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