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鹅膏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

药材名称白鹅膏

拼音Bái é Gāo

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化学成分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鹅肉"条。

性味甘,凉。

①《开宝本草》:"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润皮肤,消痈肿。治皮肤皴裂。

①《别录》:"主耳卒聋,以灌之。"

②《日华子本草》:"润皮肤。"

③《纲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痈肿,解礜石毒。"

④《本草从新》:"祛风,润燥。"

⑤《医林纂要》:"治癣秃店疥。"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鹅膏

药材名称白鹅膏

拼音Bái é Gāo

英文名goose Fatty

别名白鹅脂

出处出自《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鹅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鹅时剖腹取脂肪,熬油。

原形态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

资源分布: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

化学成分家鹅脂肪(fat)的脂肪酸(tatty acid)组成,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检察员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不皂化物为胆甾醇(cholesterol)。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润皮肤;解毒肿。主皮肤皴裂;耳聋;聤耳;噎膈反胃;药物中毒;痈肿;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耳卒聋,以灌之。

2.《日华子本草》:润皮肤。

3.《纲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痈肿,解石毒。

4.《本草从新》:祛风,润燥。

5.《医林纂要》:治癣秃疮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果冷清草

    药材名称圆果冷清草拼音Yuán Guǒ Lěnɡ Q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圆果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rotundinucula Hayat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蚍子草

    药材名称蚍子草拼音Pí Zǐ Cǎo别名四川山蚂蝗、红土子草、路边青来源豆科蚍子草Desmodium szechuanense (Craib) A. K. Schindl.,以根皮入药。生境

  •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毒药材名称蜂毒拼音Fēnɡ Dú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

  •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药材名称野大豆藤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叶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

  • 慈竹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笋药材名称慈竹笋拼音Cí Zhú Sǔ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

  • 冬瓜藤

    《中药大辞典》:冬瓜藤药材名称冬瓜藤拼音Dōnɡ Guā Ténɡ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槐物冬瓜的茎。夏、秋采取。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功能主治

  • 鸢嘴

    《中药大辞典》:鸢嘴药材名称鸢嘴拼音Yuān Zu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磨水服,治小儿惊风。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管南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管南香药材名称管南香拼音Guǎn Nán Xiānɡ别名萝卜防己、大叶马兜铃、圆叶马兜铃、金银袋、大叶山总管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Aristolochia k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