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藤根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本草求原》

性味涩甘,平。

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白鹤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白鹤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老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3-8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处;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直径8mm,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凸起,内面红色。种子4-2颗,卵状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涩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雅红隆

    药材名称雅红隆拼音Yǎ Hónɡ Lónɡ别名亚呼噜、锡生藤、鼠耳草、亚红龙、牙昏噜[傣语]来源防己科雅红隆属(锡生藤属)植物雅红隆Cissampelos pareira L.,以

  • 豇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豇豆药材名称豇豆拼音Jiānɡ Dòu别名姜豆、长豆来源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

  • 熊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掌药材名称熊掌拼音Xiónɡ Zhǎnɡ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

  • 齿瓣石豆兰

    药材名称齿瓣石豆兰别名密珠来源兰科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psychoon Rchb. 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东、西藏。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消肿。治急性咽炎,

  • 夜交藤

    《中药大辞典》:夜交藤药材名称夜交藤拼音Yè Jiāo Ténɡ别名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

  • 茜草根

    药材名称茜草根拼音Qiàn Cǎo Gēn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

  • 牛尾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菜药材名称牛尾菜拼音Niú Wěi Cài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

  • 石南实

    《中药大辞典》:石南实药材名称石南实拼音Shí Nán Shí别名鬼目(《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南叶"

  • 假蓝靛

    药材名称假蓝靛拼音Jiǎ Lán Diàn别名木蓝(《陆川本草》),小蓝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7~8月采收。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独脚金

    药材名称独脚金拼音Dú Jiǎo Jīn别名疳积草、黄花草、消米虫[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独脚金Striga asiatica (L.) O.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