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毛熊巴掌

短毛熊巴掌

药材名称短毛熊巴掌

拼音Duǎn Máo Xiónɡ Bā Zhɑnɡ

别名野虎耳草、猪婆耳、豆角消、虎耳、叶红、猫耳朵、熊巴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var.tankahkiie(Merr.)C.Y.Wu et C.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约13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根,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叶对生;叶柄长约6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急尖,有时微凹,基部心形,长约10cm,宽约7cm,边缘具不明显的细浅波齿及缘毛,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叶背于基出脉及侧脉上,除被平展的长粗毛外,还有短刺毛。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5cm;苞片倒卵形或近倒披针形;花梗长约5mm;花萼漏斗形,四棱形,有时被疏长刺毛;花瓣粉红色至紫色,广倒卵形;雄蕊花丝近等长,长8-10mm;子房环形,先端具冠。蒴果环形,先端冠4裂,宿存萼具8纵肋。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谷、山坡必林下阴湿的地方及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带下;阴囊肿大;中耳炎;月经不调;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药材名称蚬壳拼音Xiǎn Ké别名河蚬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性味咸,温。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

  • 鸡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眼草药材名称鸡眼草拼音Jī Yǎn Cǎo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来源本品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

  • 亚婆潮

    药材名称亚婆潮拼音Yà Pó Cháo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广花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ampliflora Hance [Olden-landia ampliflora

  •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药材名称鳙鱼拼音Yōnɡ 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

  • 雄鸡口涎

    《中药大辞典》:雄鸡口涎药材名称雄鸡口涎拼音Xiónɡ Jī Kǒu Xián出处福建《南平专区中医药特效验方汇集》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雄者的口诞。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

  • 止泻木

    药材名称止泻木拼音Zhǐ Xiè Mù来源夹竹桃科止泻木Holarrbena antidysenterica Wall. ex A. DC.,以树皮、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

  • 黄颔蛇头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头药材名称黄颔蛇头拼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功能主治《纲目》:"主久疟及

  • 镰片假毛蕨

    药材名称镰片假毛蕨拼音Lián Piàn Jiǎ Máo Jué英文名herb of Falcate-lobe Pseudo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金

  • 预知子

    药材名称预知子拼音Yù Zhī Zǐ别名盍合子、仙沼子(《日华子本草》),压惊子(《医林纂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