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面枇杷

石面枇杷

药材名称石面枇杷

拼音Shí Miàn Pí Pá

英文名dictyoneura Paraboea

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boea dictyoneura( Hance)Burtt[Boea dictyoneura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网脉旋蒴苣苔,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粗壮,长1.5-2.5cm。叶基生;叶片长圆形、狭长圆形,长7-14cm,宽1.2-4.5cm,先端尖,基部渐下延成柄,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上面被绵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褐色毡毛,侧脉5-6对,细脉网结。花序3-5,从叶丝中抽出,每花序具多花;花序梗长14-17cm;苞片2,长约1cm,被白色绵毛;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外面被白色绵毛;花冠淡紫色,长1.2-1.5cm,直径约1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卵圆形,下唇3裂,裂片相等;雄蕊2,花丝着生于花冠近基部,退化雄蕊3;子房狭长圆形,长约6mm,花柱上部弯曲,柱头1,头状。蒴果线状长圆形,长2-3cm。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林中或林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跌打骨折;血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或全草:味微苦、辛、性温,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腰子果

    药材名称牛腰子果别名八月瓜、八月扎、阔叶八月瓜、宽叶牛姆瓜、大木通[云南]来源木通科牛姆瓜属植物五风腾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Stauntonia latifolia W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药材名称狐肉拼音Hú Rò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

  • 爆仗竹

    药材名称爆仗竹拼音Bào Zhànɡ Zhú英文名Coralplant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

  •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

  • 长叶山芝麻

    药材名称长叶山芝麻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ī Mɑ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云南中草药》),山芝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领(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梧桐科

  • 紫荆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荆皮药材名称紫荆皮拼音Zǐ Jīnɡ Pí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 et Gagnep.;千屈菜科紫薇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渐尖毛蕨

    《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药材名称渐尖毛蕨拼音Jiàn Jiā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闹羊花

    《中国药典》:闹羊花药材名称闹羊花拼音Nào Yánɡ Huā英文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来源本品

  • 庐山瓦韦

    药材名称庐山瓦韦拼音Lú Shān Wǎ Wéi别名七星草、骨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lewisii(Bak.)Ching[Poly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