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秋海棠根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

药材名称秋海棠根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

性味①《贵州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涩酸,性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浊,喉痛。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吐血、咯血、刀伤出血。"

③《贵州草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④《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胃溃疡,痢疾,肺痈,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⑤江西《草药手册》:"行气行血,消肿止痛,镇痉,治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捣汁含漱或研末撒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伤后吐血:秋海棠根一钱,研成细末,用酒吞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痢疾:红白二丸二钱,水煎,加红白糖服。(《陕西中草药》)

③治月家病:一口血适量,用童便泡七天后,研末,每次二钱,蒸鸡吃。(《贵州草药》)

④治崩漏,白带:红白二丸、石泽兰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淋浊白浊:白秋海棠块根研末,开水送服一钱,血尿用红秋海棠块根研末,开水吞服二钱。(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咽喉疼痛:秋海棠根四两。加冷开水两小碗,捣烂,取汁。含漱数次。(《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秋海棠根

药材名称秋海棠根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Evans Begonia

别名一口血、金线吊葫芦红白二丸岩丸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vansiana And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化学成分块茎含秋海棠皂甙(begonin)[1]。

性味味酸;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衄血;刀伤出血;崩漏;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淋浊;泻痢;胃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煎汤9-15g;或研末,每次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捣汁含濑。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2.《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吐血、咯血、刀伤出血。

3.《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胃溃疡,痢疾,肺痈,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4.《贵州草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5. 江西《草药手册》:行气行血,消肿止痛,镇痉,治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椒草药材名称石椒草拼音Shí Jiāo Cǎo别名九牛二虎草、铜脚一枝蒿、白虎草、羊膻草来源为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

  • 芙蓉根

    药材名称芙蓉根拼音Fú R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mutabilis L.采收和储藏:

  • 菊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菊芋药材名称菊芋别名洋姜来源菊科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以块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接骨。主治热病,肠热泻血,跌打骨

  • 红皮云杉

    药材名称红皮云杉拼音Hónɡ Pí Yún Shān别名红皮臭、白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红皮云杉的叶、枝、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金刚藤

    药材名称金刚藤拼音Jīn Gānɡ Ténɡ别名菝葜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8~9月挖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木本,茎实心,无刺。根茎才;质,结节状。叶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

  • 杧果叶

    《中药大辞典》: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

  • 黄水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枝药材名称黄水枝拼音Huánɡ Shuǐ Zhī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 Don,以全草入药

  • 尖尾风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药材名称尖尾风拼音Jiān Wěi Fēnɡ别名尖尾峰、起疯晒(《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晒、赶风帅(《本草求原》),赤药子(《植物名实图考》),赶风柴(《岭南采药录》),大风药(

  • 长白假水晶兰

    药材名称长白假水晶兰拼音Chánɡ Bái Jiǎ Shuǐ J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球果假水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otheca humilis(D.D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