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防风

竹叶防风

药材名称竹叶防风

拼音Zhú Yè Fánɡ Fēnɡ

别名鸡足防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云防风(《中药志》),西防风(《四川中药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防风。春、秋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有长圆状直根。茎单生或少数丛生,全体几光滑无毛。基生叶为3出羽状复叶,具柄,长3~4厘米;裂片长梭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两端渐尖,平行脉3~5条,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叶片较小,叶柄基部抱茎,在顶端的叶几乎不为复叶而为单叶。复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伞柄5~8,无总苞;小伞梗10~20,不等长,基部有小总苞片数枚,狭披针形,无毛;萼齿短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尖锐,略向内弯;雄蕊5,花丝弯曲,药纵直开裂;子房卵形,花柱较短。双悬果卵圆形,紫棕色,有显着的果棱,但不木质化。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山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或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外表灰棕色或棕黄色。根头部有时膨大(达2厘米)或有时缩小,顶端有明显下陷的茎痕,四周有细环纹和残存的叶鞘纤维。根部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横长而凸出的皮孔,有时可见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中央为黄色的木质部,皮层占根的大部分,白色,散生棕色油点,接近形成层部尤多。气香,味微甘而涩。以条肥大,外皮细黄,内心白,现菊花心,有油质,味甘者为佳。

本品在云南、四川地区习惯作防风使用,参见"防风"条。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台结晶性强心甙,2.2克干草相当于1个猫单位。该植物之提取物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治感冒,风寒湿痹,痈肿疮疡,破伤风。

①《滇南本草》:"泻肺气(一作泻脾),治风,通行十二经络。(疗)一切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痈肿等症。杀附子毒。"

②《四川中药志》:"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备注同属植物松叶防风在云南与上种同供药用。主要区别是叶呈狭线形。参见"防风"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绵枣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枣儿药材名称绵枣儿拼音Mián Zǎo ér别名天蒜、地兰、地枣儿、催生草、独叶芹、药狗蒜、地枣来源百合科绵枣儿属植物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石首鱼

    《中药大辞典》:石首鱼药材名称石首鱼拼音Shí Shǒu Yú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 白花菜根

    药材名称白花菜根拼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

  • 赤扬

    药材名称赤扬别名水拨树、水瓜树、水冬果来源桦木科赤扬Alnus japonica Sieb. et Zucc.,以嫩枝、叶、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降火。鼻血不止:1两,浓

  • 猪獠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獠参药材名称猪獠参拼音Zhū Liáo Shēn别名鸭肾参、土洋参、小长距兰、蛇蓼子来源兰科舌唇兰属植物小舌唇兰Platanthera minor (Miq.)Reic

  • 粽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 蝼蛄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药材名称蝼蛄拼音Lóu Gū别名拉拉蛄、土狗来源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rois或大蝼蛄G. unisp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