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粤瓦韦

粤瓦韦

药材名称粤瓦韦

拼音Yuè Wǎ Wéi

英文名kuangtung Lepisorus

别名小金刀、叶下子、大茅镰、骨牌伸筋、独立枝生、剑丹、一枝枪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粤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Obscure-venuiosus (Hayata)Ching[Polypodium obscure-venulosum Hay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25-40cm。根茎横生,被黑色、卵状披针形鳞片,顶端长渐尖,边缘具微齿,最后脱落。叶远生;叶柄长3-6cm,基部被鳞片,黑褐购,向上无毛;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25-35cm,宽2-3cm,中部以下最宽,两端渐狭,先端长渐尖或呈尾状,基部楔形,全缘,深绿色,上面有斑点状水囊,下面沿中脉附近疏生鳞片,干后略反卷;中脉两面稍隆起,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圆形,橙黄色,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位于中脉与叶边中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湖南药物志》:用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肾炎、尿道炎。吐血、肠胃炎、烧烫伤、蛇咬伤;孢子囊群用治麻疯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獭肝

    《中药大辞典》:獭肝药材名称獭肝拼音Tǎ Gān别名水獭肝(《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肝脏。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剖腹取肝,连同心、肺,去净油脂、肌肉,洗净血液,悬通风处阴干。

  • 掌叶半夏

    药材名称掌叶半夏拼音Zhǎnɡ Yè Bàn Xià别名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6~7月挖取块茎,洗净泥

  • 粟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米草药材名称粟米草拼音Sù Mǐ Cǎo别名四月飞、瓜仔草、瓜疮草来源番杏科粟米草属植物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M. stricta L.]

  •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

  • 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子菜药材名称眼子菜拼音Yǎn Zǐ Cài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来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 牛膝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膝茎叶药材名称牛膝茎叶拼音Niú Xī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7~8月采。功能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纲目》:&q

  • 沙松果

    药材名称沙松果拼音Shā Sōnɡ Guǒ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云南榧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

  • 野杜仲

    《中药大辞典》:野杜仲药材名称野杜仲拼音Yě Dù Zhònɡ别名四棱子、金丝杜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黑杜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

  • 泥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