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紫玉簪根

紫玉簪根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根

药材名称紫玉簪根

拼音Zǐ Yù Zān Gēn

别名玉簪花头(《重庆草药》)。

出处《品汇精要》

来源百合科植物玉簪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

性味甘苦,平。

①《贵州民间草药》:"味微甘,性温,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

①《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②《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哽,敷痈疽、瘰疬,乳肿。"

⑤《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①治胃痛:石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细辛各二钱。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各种骨卡喉:鲜紫玉簪根二至三钱。捣烂,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紫玉簪根二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④治红崩白带: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炖肉吃。(《陕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玉簪根

药材名称紫玉簪根

拼音Zǐ Yù Zān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Blue plantainlily

别名玉簪花头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紫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Bryocles ventricosa Salisb.;Hosta coerulea Tra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玉簪,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柄长14-42cm,两边具翅;叶片卵形至卵圆形,长10-17cm,宽6.5-7cm,基部心形,具5-9对拱形平行的侧脉。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卵形,长1.3-4cm(多数长2-2.5cm)。总状花序,花梗长6-8mm,基部具膜质卵形苞片,苞片长于花梗,稀稍短于花梗;花紫色或淡紫色;花被筒下部细,长1-1.5cm,上部膨大成钟形,与下部近于等长,直径2-3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1.5-1.8cm,宽8-9mm;雄蕊着生于花被筒基部,伸出花被筒外。蒴果圆柱形,长2-4.5cm,先端具细尖;种子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化东、中南、西南、陕西、河北。各地多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下骨鲠。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跌打损伤;胃痛;牙痛;吐血;崩漏;骨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普济方》:“不可近牙龈。”

复方①治胃痛: 石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纲辛各二钱。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 (《贵州民间药物》)②治各种骨卡喉: 鲜紫玉簪根二至三钱。捣烂,温开水送服。 (《江西草药》)③治跌打损伤: 紫玉簪根二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 (《江西草药》)④治红崩白带: 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炖肉吃。 (《陕西草药》)

各家论述1.《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2.《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3.《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4.《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鲠,敷痈疽、瘰疬、乳肿。

5.《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脚虫

    药材名称千脚虫拼音Qiān Jiǎo Chónɡ别名大草鞋虫、马陆来源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圆马陆科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 (Brolemann),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竹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黄药材名称竹黄拼音Zhú Huánɡ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科竹黄属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Henn.,

  • 西番莲

    《中药大辞典》:西番莲药材名称西番莲拼音Xī Fān Lián别名玉蕊花((花镜》),西洋鞠、转心莲(《植物名实图考》),转枝莲(《四川中药志》)。出处《植物名实图》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

  •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药材名称黄三七拼音Huánɡ Sān Qī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

  • 乌桕木根皮

    《中药大辞典》:乌桕木根皮药材名称乌桕木根皮拼音Wū Jiù Mù Gēn Pí别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乌臼(《摘元方》)。出处《纲目》来

  • 矮脚南

    药材名称矮脚南拼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

  • 白猪栗

    药材名称白猪栗拼音Bái Zhū Lì别名滇锥栗、椎栗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 白马鬃铃花

    药材名称白马鬃铃花拼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

  • 芒花

    药材名称芒花拼音Mánɡ Huā别名芭茅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原形态芒,宿根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