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肾果小扁豆

肾果小扁豆

药材名称肾果小扁豆

拼音Shèn Guǒ Xiǎo Biǎn Dòu

别名黄花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肾果小扁豆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furcata Royle[P.triphylla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肾果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15cm。茎绿色,圆柱形,具纵棱和狭翅;小枝自基顶生出,成叉状分枝。叶柄长0.5-1cm;叶纸质,卵形、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上面绿色,疏被白色短硬毛,下面淡绿色,无毛;主脉两面隆起,侧脉明显,具缘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2cm,不超过叶丛,果时延长达6-12cm,总花梗具棱;花小,具早落小苞片;萼片5,外面3枚小,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宽约1mm,里面2枚大,花瓣状,长圆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形,基部具爪;花瓣3,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具2薄片,先端2浅裂或不裂的附属物;雄蕊8,3/4以下合生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倒卵形,直径约lmm,花柱向上逐渐加宽,弯曲呈喇叭状,柱头生于喇叭之内缘。蒴果略圆形,宽过于长,先端微凹,无尖头,具由下向上逐渐加宽之翅,翅具横脉。种子卵球形,长约1.5mm,直径约1mm,黑色,被白色短柔毛,具一白色盔状种阜和亮黑色的小附属体。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600m的石灰岩灌丛或陡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散瘀;止血。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牙痛;疔疮;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头草药材名称油头草别名大鱼眼草、无喙齿冠草来源菊科油头草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微辛,凉。功能

  • 无莿根

    《中药大辞典》:无莿根药材名称无莿根拼音Wú Cì Gēn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粤蛇葡萄的根或全株。原形态粤蛇葡萄,又名:赤枝山葡萄、牛牵丝、红血龙、田浦

  • 波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波叶紫金牛拼音Bō Yè Zǐ Jīn Niú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细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

  • 海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药材名称海胆拼音Hǎi Dǎn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

  •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拼音Yí Wú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采

  • 蜈蚣

    《中国药典》:蜈蚣药材名称蜈蚣拼音Wú Gōnɡ英文名SCOLOPENDRA别名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来源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

  •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药王茶

    药材名称药王茶拼音Yào Wánɡ Chá别名金腊梅、棍儿茶、扁麻、金露梅,木本委陵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叶

  • 白花菜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药材名称白花菜拼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