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苦天茄叶

苦天茄叶

药材名称苦天茄叶

拼音Kǔ Tiān Qié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喀西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yriacanthum Duna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2m。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刺。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约为叶片之半;叶片阔卵形,长6-12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渐尖,基部楔形,5-7深裂,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叶两面被刺状腺毛,能分泌粘液,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蝎尾状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单生或2-4朵;花梗细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钟状,绿色,5浅裂,裂片儿状披针形;花冠白色或微带黄色,5裂,裂片披针形,被毛。浆果球状,未成熟时有绿色花纹,成熟时淡黄色;种子多数,浅棕色,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息风定惊。主小儿惊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鬃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鬃参药材名称马鬃参别名补草根、小白棉来源桔梗科马鬃参Cyananthus argenteus Mar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健脾除湿,通经活络

  • 鹦鹉

    《中药大辞典》:鹦鹉药材名称鹦鹉拼音Yīnɡ 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接

  • 紫堇花

    药材名称紫堇花拼音Zǐ Jǐn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堇"条。性味《本草图经》:"味酸,微温,无毒。"功能主治治脱

  • 钮子瓜

    药材名称钮子瓜拼音Niǔ Zǐ Guā英文名Maysor Zehneria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相干物钮子瓜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海桑

    药材名称海桑拼音Hǎi S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海桑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neratia caseolaris(L.)Engl.[Rhi-zophora caseolaris L

  • 窄叶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窄叶鼠李药材名称窄叶鼠李别名茶叶树、黑格兰、家茶来源鼠李科窄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消

  • 梓白皮

    《中药大辞典》:梓白皮药材名称梓白皮拼音Zǐ Bái Pí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原形态梓(《本经》),

  • 新木姜子

    药材名称新木姜子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姜子或浙江新木姜子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