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莎草蕨

莎草蕨

药材名称莎草蕨

拼音Suō Cǎo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aea digitata (L.)Sw.[Acrostichum digitat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根茎短而横走,顶端被棕色短毛。叶簇生;叶柄近圆形,棕色,长 2.5-5cm,其先端与叶片渐狭的基部难于分别;叶片禾草状,草质或纸质,线形,长20-25cm,宽2-5mm,扁平,全缘,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常向上面反卷;仅有主脉1条;孢子叶片与营养叶片同型,上端紧缩,掌状深裂成5-15条裂片;裂片长2-4cm,宽约1mm。孢子囊棕黄色,呈2行排列于裂片下面主脉的两侧,成熟时几覆盖整个裂片下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m左右的低山丘陵干瘠砂壤土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岛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6-15g,煎汤。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退热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锥螺壳

    药材名称锥螺壳拼音Zhuī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terebra Linnaeus采收和

  • 竹叶兰

    《中药大辞典》:竹叶兰药材名称竹叶兰拼音Zhú Yè Lán别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赤小豆

    《中国药典》:赤小豆药材名称赤小豆拼音Chì Xiǎo Dòu英文名SEMEN PHASEOLI别名赤豆、红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

  • 大苦草

    药材名称大苦草别名獐牙菜、黑节苦草、黑菊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蓑衣莲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双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Hook. f. et T

  •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药材名称拔毒散拼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

  • 山香果

    药材名称山香果拼音Shān Xiānɡ Guǒ别名连杆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网叶山胡椒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metcalfiana Allen var.dictyophyll

  • 芭蕉花

    《中药大辞典》:芭蕉花药材名称芭蕉花拼音Bā Jiāo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谈微辛,凉。①《滇南本草》:&q

  • 粗毛蹄盖蕨

    药材名称粗毛蹄盖蕨拼音Cū Máo Tí Gài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高山栲

    药材名称高山栲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