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青脚莲

青脚莲

药材名称青脚莲

拼音Qīnɡ Jiǎo Lián

英文名different-leaved Arisaema

别名铁灯台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奇异南星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decipiens Scnott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奇异南星,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长5-6cm。鳞叶线状披针形,锐尖。叶2,叶柄长30-90cm,至中部具鞘,杂色,鞘楠部斜截形;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7,椭圆状披针形,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表面绿色,背面粉绿色;中裂片具长2.5-5cm的柄,连尖头长20-29cm,宽7-12cm;侧裂片向两侧渐小,最外2枚基部多少联合。花序柄杂色,短于叶柄;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杂色长5-6cm,粗1-2cm,喉部稍展开,不外卷;檐部和圆状披针形,靠边缘杂紫色。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2.5cm粗6mm;附属器具短柄,基部增粗,近截形,向上渐细,直立,伸出喉外,先端有时螺状卷曲;雄花具短柄,雄蕊3;雌花序圆锥形,附属器同雄花序;雌花密集,子房倒卵形,先端截平呈四边形,柱头无柄,盘状。浆果有种子3。种子倒卵形,长5mm。花期9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80-34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无名肿毒;痈疽;乳痈;毒蛇咬伤;鼠咬伤;蜂、蝎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品有毒,仅作外用。外敷后一般有微痒感觉,如果痒极难忍,则应停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苦、麻,性寒,有毒。有散毒消肿、杀菌消炎的功能。用于无名肿毒、乳腺炎,痈疽,毒蛇咬伤,蜂蝎螫伤,蜘蛛和老鼠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排骨草

    药材名称鸡排骨草别名刺蕊草、牛虱麻、高脚流明草来源唇形科鸡排骨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东。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肺结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柳叶斑鸠菊

    药材名称柳叶斑鸠菊拼音Liǔ Yè Bān Jiū Jú英文名root of Willowleaf Ironweed别名米碌塞、铁珠草、白头升麻、白龙须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

  • 软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皮树药材名称软皮树别名一朵云、白瑞香、纸用瑞香、小枸皮来源瑞香科软皮树Daphne papyracea Wal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

  • 橄榄露

    《中药大辞典》:橄榄露药材名称橄榄露拼音Gǎn Lǎn L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

  • 谷精草

    《中国药典》:谷精草药材名称谷精草拼音Gǔ Jīnɡ Cǎo英文名FLOS ERIOCAULI别名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来源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木兰寄生

    药材名称木兰寄生拼音Mù Lán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

  • 石油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油菜药材名称石油菜拼音Shí Yóu Cài别名石苋菜、肥奴奴草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波缘冷水花Pilea cavaleriei Levl.,以全草

  • 白蜡树皮

    药材名称白蜡树皮拼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原形态白蜡树,又名:青榔木、白荆